五百毕业生四百单位争 中国科大人才供不应求
央视国际 (2002年12月11日 10:26)
新华社合肥12月11日电:记者近日在中国科大采访时发现,这个学校原定为期两天的首场毕业生就业大型供需洽谈会,由于供不应求只开了一天就提前结束了。学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宋昌耐分析说,这是高质量人才品牌效应引发人才争夺战带来的结果。
中国科大毕业生一直是用人单位争相挑选的对象,近年来的毕业生供需比一直保持在1:10以上。明年,学校本部共有1700多名本科毕业生,预计有75%的同学将继续深造,实际参加就业的毕业生不足500人。据统计,截至12月8日,向中国科大提出用人需求的单位已近400家,毕业生平均供需比为1:7。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热门”专业的比例达到1:15,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高达1:65。而被社会普遍认为“冷门”的理科专业今年也十分抢手,如应用化学专业的供需比为1:18。
早在供需会召开前,摩托罗拉、三星、中兴通讯、联想集团等40多家高科技企业与科研院所,纷纷提前进驻科大,通过散发材料、张贴海报、放映录像等形式,展开强大宣传攻势。会前已有百余名毕业生去向初定。
这次洽谈会,共有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以及政府机关的70多家用人单位参加。上海浦东人才交流中心在招聘会开始不到2个小时,就收到了200多份自荐材料。他们认为,科大毕业生素质高,理论基础宽厚扎实,适应面广,创新意识强,后劲足,是理想的选择对象。原定两天的招聘会,只花了1天时间,就在许多用人单位“没抢到人”的叹息声中结束了。
业内人士认为,这得益于中国科大审时度势的前瞻性育人思路。据了解,中国科大始终坚持教育、科技、经济紧密结合的原则,适时调整和更新学科专业结构,保持科学与技术、理科与工科紧密结合的特色,注重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全面素质教育。同时,学校很早就实施以弹性学制、选课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为特征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实行本科、硕士分流培养、硕博连读制、中期分流制等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机制,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学科交叉、素质综合的毕业生一直是用人单位争先聘用的热点。(胡胜友 周剑虹)
责编: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