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1月10日 11:31 来源:
CCTV.com消息(新闻社区):跟许多重庆人一样,高亢雄浑的川江号子曾是重庆市政协委员张公振年少时的美好记忆。现在川江上已经听不到原汁原味的号子声了,甚至连会唱的人也越来越少。为了不至于让船工代代相传的川江号子绝迹,去年这个时候,张公振委员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抢救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提案一经提出,便被列为重庆市政协去年的重点提案,并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去年四月,重庆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门负责川江号子等文化遗产的申报、抢救和保护工作,同时启动了重庆市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川江号子被列入第一批保护名录。旅游部门则把川江号子和三峡旅游进行整体推介。去年十月,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在重庆举行,川江号子还登上舞台,成为最精彩的一段演出。
【同期】重庆市政协委员 张公振:“现在只能说第一步已经跨出去了,为我的提案能够发挥一些效能感到欣慰,但是我觉得还应该继续做工作,百尺竿头,还得更进一步。”
【同期】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 张永安:“现在我们为了把川江号子振兴和抢救的事发展下去,我们有很多具体的部署,我们有一个五年计划。”
这个五年计划包括,对所有健在的老船工进行调查寻访,搜集整理音乐素材;将原生态素材进行整理加工,推出理论专著和音乐专辑;开展群众性的普及和培训工作,并且让川江号子走进中小学课堂,参加国际艺术节,让川江号子走出国门,唱响海外。
老船工的新梦想
【记者现场】“观众朋友,现在你听到的就是原汁原味的川江挤档号子,这里是重庆市的朝天门码头,当年这里曾经是川江船工聚集的地方,现在当年的老船工和一些川江号子爱好者经常会在这里欢聚一堂,唱起高亢嘹亮的川江号子。
没有了木船云帆,没有了险滩激浪,但那古朴沧劲的川江号子依然动人心魄。领唱的老船工是已经90高龄的川江号子传承人陈帮贵,对这些平均年龄超过75岁的老船工来说,抢救川江号子就是和时间赛跑,而让他们感到高兴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号子迷”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去年他们成立了川江号子学会,目前已经搜集了200多首即将失传的号子曲牌。近日,川江号子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这个新年伊始传来的消息更是让这些老船工们格外高兴。
【同期】重庆老船工 陈帮贵:“我现在要争取再唱十年。”
【同期】重庆老船工 张志高:“我们希望川江号子成为重庆的一张名片,让外国来宾都能了解川江号子,都喜欢它。”
责编:刘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