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料: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有四个新特点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27日 19:04)
新华社消息:联合国对伊拉克新一轮武器核查27日正式开始,从而使中断近4年的武器核查工作得以恢复。与过去相比,此次核查在时间、内容、手段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
首先,核查时间紧。此次核查有一个时间极限。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1441号决议,伊拉克必须在决议通过后30天内,即12月8日前向核查人员提供有关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制、生产和储存的详细报告。核查人员在核查工作开始60天内向安理会书面汇报核查的全部结果。
其次,核查地点多。据报道,核查人员在伊境内的检查地点多达1000余处,遍布伊拉克全境,其中包括总统萨达姆的多处官邸和其它政府机构设施。核查内容主要是伊拉克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厂房、实验室、储藏地点、设备、原材料、相关的研制数据和计划,以及部分地点的土壤、空气和水源取样分析。
第三,核查权限大。核查人员有权在不通知伊方的情况下检查任何可疑的地方。如果伊拉克方面在半小时内不能满足核查人员的要求,将被视为违反决议。此外,核查人员还可以无障碍地与伊任何人员单独接触,并可以把知情者及其家属带到伊境外进行调查。
第四,核查手段新。最新尖端技术的运用将为核查人员在寻找伊拉克是否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核查人员携带的装备比以前更轻便、更快捷、更精确。这些装备包括商业间谍卫星、微型探测器、新型便携细菌探测器和强大的雷达系统。它们不仅能够拍摄足以显示出工厂、建筑物和武器库细节的卫星照片,而且还能不间断地监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空中、水中和地下的信号,并能很快检查出各种设施中是否存在炭疽、瘟疫或其它生物制剂。(新华社记者王龙琴)
责编:白秀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