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正文

聚焦伊拉克之一:解读“萨拉丁雄鹰”

央视国际 (2003年02月06日 22:43)

  CCTV.com消息(世界报道):收看有关伊拉克的新闻报道时,人们总能看到一种鹰的图案,那就是伊拉克国徽上的“萨拉丁雄鹰”。在《世界报道》推出的伊拉克系列报道的第一集中,我们将从这只鹰说起,了解伊拉克的过去和现在。


  历史的辉煌

  萨拉丁雄鹰之所以飞上了伊拉克的国徽,是因为它在阿拉伯世界中代表了崇高,勇敢和强悍,也象征着人类历史上最早期的文明之一——两河文明。

  伊拉克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北部,面积约为44万平方公里。五千多年前,如今贯穿伊拉克南北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孕育出了巴比伦文明,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先后建立。巴比伦城一度的繁华令世人称羡。

  公元前550年,新巴比伦王国被临近的波斯帝国征服,巴比伦辉煌的历史落下的帷幕。

  近代的梦想

  除了辉煌的古代史,萨拉丁雄鹰还讲述了伊拉克如何在近代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这只鹰的底座上,有这样一行字——“伊拉克共和国”。伊拉克人深知,这几个字多么来之不易。

  “伊拉克”的名字由来已久。

  古阿拉伯人认为,两大河形成的水网犹如人体的血管,所以把这个地区叫做“血管”,而这个词在阿语中的发音就是“伊拉克”。然而,伊拉克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却是二十世纪的事。

  1918年,英国从土耳其手中夺取伊拉克,并扶植费萨尔亲王登基,建立伊拉克王国。伊拉克在名义上获得了独立。1958年,卡萨姆为首的自由军官发动政变,推翻费萨尔王朝,伊拉克共和国问世。

  今日的雄心

  伊拉克今日的雄心也清楚的画在这只鹰上。雄鹰胸前的盾牌上,正是伊拉克国旗的图案,这个图案象征着伊拉克执政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奋斗目标。复兴社会党曾提出要建立统一、强大的泛阿拉伯国家,正是这一主张促使复兴党迅速崛起。

  1968年,复兴党发动政变,贝克尔出任伊拉克总统。1979年,贝克尔因病辞职,萨达姆·侯赛因接任总统一职。20世纪70到80年代,伊拉克依靠世界排名第二的石油储量,逐渐发展成为中东强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伊拉克的经济和文化水平在中东地区名列前茅,军事实力突飞猛进。

  在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伊拉克从此扮演起引人注目的角色。

责编:慕泉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 沙特提出和平解决伊拉克危机新思路(2003/02/06/ 22:11)
  • 伊拉克问题最新动态(2003/02/06/ 18:52)
  • 唐家璇敦促国际社会为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共同努力(2003/02/06/ 18:43)
  • 伊拉克反驳鲍威尔的指控 (2003/02/06/ 18:39)

  • 关于CCTV | CCTV.com介绍 | 央视人力资源储备库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岳成律师事务所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35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网页设计:中视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