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特尼特告别中情局(6月4日播出)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05日 15:20)
CCTV.com消息(国际观察):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记者: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收看《国际观察》。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郊外,距离白宫只有20分钟的车程的简克莱山庄坐落着一个八层的复合性建筑,这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本部所在地。7年来,这个在世人眼里充满传奇色彩的情报机构,一直被一个叫做乔治·特尼特的人控制着。然而就在昨天,这位28年来第一个历经了不同党派的两届政府的局长却出人意料地宣布辞职。由于他的辞职时间适逢中情局深陷情报门和和“9·11”事件情报失误等困境,因此特尼特辞职的原因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也是我们今晚要讨论的话题。参与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研究员杨明杰先生和我们的新闻观察员郭建新。下面让我们首先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特尼特辞职的经过。
解说:6月3号上午,美国总统布什在一个仓促安排的记者招待会上突然宣布,接受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以个人原因提出的辞呈。
布什(美国总统):昨晚,我在白宫见过了乔治·特尼特,我们在会面中谈的很好,他告诉我,他是因为个人原因而辞职的。
这个消息的发布引起了世界各大媒体的轩然大波,一时间,特尼特成为前世界关注的焦点。据了解,应布什的要求,现年51岁的特尼特将继续工作到今年7月中旬。随后,中情局现任副局长约翰·麦克劳林将暂时掌管中情局这一美国最重要的情报机构,直到下一任局长的正式产生。关于辞职的原因,特尼特在对中情局官员的讲话中这样解释到。
特尼特(即将卸任的中情局局长):这完全是一个个人的决定,惟一的原因就是我希望我的家庭能够幸福美满,仅此而已。
然而就在最近,中中央情报局被指责在“9·11”恐怖袭击以及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情报工作方面出现失误,而身为中情局局长的乔治特尼特,在这个微妙时刻突然辞职,其真实原因不禁引起了人们的多种猜测。
记者:在这个时期,美国中央情局的局长提出辞职,这无疑是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那么关于特尼特辞职的原因,刚才我们看到他本人说是因为个人的原因。尽管他这么说,但是人们对这个说法还是有很多的置疑,而且对特尼特辞职究竟是什么原因也有很多的猜测。两位专家认为,特尼特辞职可能是什么原因?
杨明杰: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情报门丑闻对布什政府所构成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特尼特作为一个族,也就是作为一个牺牲品而辞职。
郭建新:我同意专家的这个说法。最主要的我觉得是从“9·11”以来,一直到伊拉克战争前后所构成的这一系列的事件过程当中,中情局在里面表现出在情报上的无能、错误,以致引发了各种各样人们对中央情报局的这种指责,在这种职责当中,有可能会危及到布什政府的连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这样的辞职。
记者:您刚才说一系列的失误,那么今天美联社列举了一个单子,这个单子就是特尼特任期中的失误,他一共列举了7项,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图版上,大概包括比如说您刚才提到的在伊拉克是否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个问题上,包括伊拉克氏族从尼日尔购买油,以制造核武器,包括“9·11”事件。我们再看一下第二个。还有本·拉登到现在还没有落网,另外这里面还提到了就是印度实验核武器的时间当时中情局也做出了错误的估计。应该说这些失误都是和CIA提供的情报的错误,或者是至少是情报的不准确直接有关。那么这些错误究竟应该在多大的程度上归咎于特尼特本人?
杨明杰:首先我是这样看的,他说列的这7宗罪,现在媒体所列的这7宗罪,到底与特尼特或中情局关系大不大应该说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从美国政府的整个政治运作和情报运作机制来看,也不能单单归咎于中情局。实际上这里面涉及这些情报部门不光是中情局提供的情报,还涉及比如说“9·11”事件的联邦调查局的问题。那对于是否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个问题上,还有国防部情报系统提供的,所以它是多个情报部门,只不过中情局在当中扮演了重要的协调角色和中情局局长本身,他这个中情主任这个角色决定了他的地位是很显眼的。所以应该说我觉得这个替罪羊的角色是不可避免地要当上去的。
郭建新:对,你像提到的移动生化武器,实验室提的第一条。这个实际上国务院,从鲍威尔这里来说,对这件事情非常恼火,如果我们还记得的话,就是他去年2月5号的时候,鲍威尔曾经在联合国安理会就在那儿讲了有几十分钟。
记者:证据确凿的。
郭建新:证据确凿的,而且出示了很多图片,这些图片都是从哪儿来的特?应该说是从这些情报部门来的,也就是成为美国打伊拉克战争的一个重要的理由,到这时候,到最后到现在什么都没有找到,你这场战争成为一种无名的战争,而且你这种战争就成为一种在你的合法性上能有极大的争议,甚至可能就是不应该打的一场战争。这样就使美国政府陷入一种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像国务院这些部门都会把这个问题指责到,或者说把这个问题追究到中央情报局来。
记者:应该说对于特尼特,包括对于中央情报局的指责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为什么特尼特在现在突然宣布辞职,这里面有什么样的原因可能迫使他做出了这样最后的一个决定?
杨明杰:我想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就是外部的压力,就是国内的政治压力,包括国际的压力是越来越大。从“9·11”事件一直到所谓伊拉克战争的情报门事件,大家都感觉到美国政府,特别是布什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应该说处理适当,现在应该说在伊拉克,面临着很多的困境,这种压力下决定辞职。另外一方面美国政府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压力也很大,因为中情局,刚才我讲了,它是几个部门可能起到协调作用的一个局,但是实际上从情报门发生以后,大家都相互扯皮,相互推诿,都说这个事件可能不是我的,最后由特尼特自己来揽下这个责任,他承认是由于他中情局向总统提交了错误的报告,这个事件被伊拉克搅去了。但另外一方面,国防部依然在挖中情局的墙角,在建立自己的所谓特别情况小组,在指责中情局在情报问题上提供的所谓错误信息,所以我觉得他是坐在一个火山口上。这种情况下他必然要辞职。
记者:您觉得是内部和外部的压力。
郭建新:对啊!还有你看美国媒体来评价就是特尼特的这种辞职惊讶,但是并不出乎意料。实际上这个事情早在去年夏天的时候,特尼特已经表示他准备要辞去,只不过希望在他任期内能抓住拉登。而且在前一段时间,就是3月24号和4月14号他两次到“9·11”特别调查委员会上去作证,作证的时候,当时布什的班子里面的这些人,像鲍威尔、拉姆斯菲尔德和赖斯都已经去作证,这些人作证都会有一个指向,就是情报当时出了问题,当时我们在一个不清楚的情报的情况下我们做出了打伊拉克战争的这样的一个决定,甚至在“9·11”这个事情的很多判断都是依据于一个不确定的情报。在这里面我们注意到这些高官都没有道歉,只有特尼特现场道歉。在这种情况到今天看到特尼特又这样的去辞职了,你联系到以前的这样的事情,你会觉得这件事情实际上是有由来的。
杨明杰:对,应该说必然中的偶然。
记者:很多人在谈到特尼特为什么会选择在现在辞职呢?都提到了一个事就是在一个月以后,独立调查委员会对“9·11”事件的代替报告即将公布,您认为这个会是一个原因吗?
杨明杰: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报告公布的时候,如果说特尼特还在位置上的话,那么对于布什政府或者说布什总统本人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因为现在媒体包括公众有这样一个认识,说“9·11”以后一直在所谓挺特尼特的那应该是布什总统。比如当时媒体在几天之内曾经报道,是不是应该找一两个替罪羊?就是情报部门当替罪羊?但是布什表彰了中情局,而且在情报门事件以后,也基本上称赞特尼特做得很好,以至在不久前,当时在一个聚会上,特尼特还曾经收到布什夫子两封慰问信和表扬信,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不辞职,我觉得会对布什总统的大选产生一个比较消极的影响。
郭建新:而且这个情报,就是要公布的这个报告大致有400页,这400页就是长达两年多的这种调查,成立调查委员会以来,两年多的调查,将要做出一个判断,这个判断要对情报工作,因为所有的事情现在要归结到这个情报,为什么提前没有预防?没有一个预防机制?到现在要做出一个判断,这个判断显然可能特尼特会考虑到这种判断,将给中央情报局要给加多大的一个责任,他自己肯定也有这种考虑。当然还有一种,也有他的一种说法,说是他个人原因也有这么一个原因在里面。就是他原来中情局这件事所有的在美国的这些高官们都知道,中央情报局局长的这个职位不好当,并不是一个好差事,非常累。所以他长期处在紧张中,尤其他做了7年。再一个,他在克林顿政府期间,他就已经因为在中情局的工作当了两任中情局副局长,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得了心脏病,当然人们也不认为他现在的身体上会出现多大问题,但是至少身体上他可以提出一个理由。
记者:关于他是否辞职,人们还有一个疑问,就是说他的辞职究竟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
杨明杰:这可能是两方面,我觉得刚才说坐在火山口上,恐怕每个人都不想在火山口上坐时间长,这可能有他自愿的一个考虑。但另外一方面应该说也有政府内部的压力,包括最高层的压力,比如向他提出从选战的考虑,从摆脱政府目前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困境考虑,可能给他一暗示,甚至明确地告诉他,需要他辞职,所以大家看到刚开始应该说他的辞职这个记者招待会开地非常蹊跷,准备上飞机,然后再回来再开。所以说在这头我觉得有很多可能是历史之谜,究竟辞职的背后是什么?
郭建新:你像对他有压力的这件事情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克林顿自己就感觉到,很多事情在找到他的头上,而且关键在国会,参众两院现在我们应该知道在国会参众两院共和党一席都是占多数。所以在参众两院很多包括共和党的议员都在指责他,都在指责中情局。显然在有时候像某一种信号在政坛或者政界当中的某一种信号并不需要真正坐到那里去谈说你辞吧!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有这种情况。但是往往他会构成一种事态,这种事态之中特尼特他也知道,我也该走了。
记者:很多人在谈到特尼特辞职的时候,有很多文章都用的“替罪羊”这个词,替谁的罪?
杨明杰:恐怕我觉得是替布什政府的罪。应该说刚才谈到发动伊拉克战争这场原因,现在都好像认为是情报上出了错误,但我个人看法,即使说没有这方面的情报,恐怕发动对伊拉克战争也势在必行的。所以这就是大家讨论说为什么布什政府要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实际上在“9·11”以后,他就决定了两个战略目标,一个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一个是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情报只是给他提供一个佐证而已,这是替罪。另外一方面替罪我觉得他实际上也是替共和党的罪。这方面就是说现在大选应该他本人是共和党,尽管他在民主党时期应该做地错,但是现在面临党内竞选的压力情况下,也有一个牺牲个人的利益。
记者:对,您刚才说的是责任上的替罪,如果同个人角度上来讲,他可能替谁担了罪?
杨明杰:我觉得应该是替布什总统本人担了罪,因为他的直接负责对象是布什总统。而且从两人关系来讲,应该说近20多年的历史上,或者说近30年的历史上要恐怕是最好的总统与中情局局长的关系,每天早上8点半个小时的汇报,这个恐怕是其他的中情局长无法享受的一种待遇。
记者:您认为是替布什本人担了罪,不是体拉姆斯菲尔德担了罪?
杨明杰:我认为这方面,拉姆斯菲尔德和特尼特本人是有很大的矛盾的,从美国国内政治来看,两个人在对待情报究竟如何进行协调,以及在反恐情报上如何进行分担的问题,这个矛盾是比较大的。所以他们的争吵实际上已经在媒体里是公开化的,他不可能说替拉姆斯菲尔德来担,如果说替拉姆斯菲尔德担的话,那么说是间接的替拉姆斯菲尔德担,直接地替布什来担任。
记者:为什么特尼特辞职就能够替布什政府担罪?因为我们知道布什政府在“9·11”问题也好,在伊拉克问题也好,是不是应该承担责任?这个是要根据独立调查委员会的调查结果,而这个调查结果是不以特尼特是否辞职为依据的。
杨明杰:应该这样肯,就是说这个是要调查结果,但是还有一方面是刚才郭老师说的,政治上他有一种感觉,并不是说所谓政治上的第六感觉,这种第六感觉不是说最后责任归属是谁,而是大家现在都感觉到布什政府确实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包括在“9·11”问题上有失误,到底是失误多大可能要等到报告出来,但是失误已经感觉到的时候,布什现在应该说他的支持率很低,本身有点乱了阵脚。所以上实际上从前几天他公布恐怖袭击的警报来看,所有的征战准备是开始做好了,也就是选战的准备做的是比较充分。
郭建新:再一个从美国政治来说,你到这么一种情况下,你在情报部门一个人都没有处理,这可能会构成一种压力,特尼特他辞职,意味着所有人都会读懂,在美国政界的这些人都会读懂这里面的信息,就是说布什政府在处理了一个人,这种信号传递出来的话,那你在政界里应该能够读懂这个信号。
记者:特尼特的突然辞职,无疑给人们留下了追多的悬念,而最终的答案恐怕只有特尼特本人才知道。对于特尼特任期内的功过是非,不少华盛顿政治圈内的要人都指出,历史将做出公正的评价。虽然特尼特即将卸任,但是情报风波依然不断,最近发生的沙拉比向伊朗泄密事件再度将特尼特和他的中情局牵扯其中,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情况。
解说:最近,有关五角大楼曾向伊拉克国民大会主席沙拉比泄露机密情报一事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一直受到情报门和虐囚事件困扰的中央情报局也被牵扯其中。就在两天前,6月2号,美国媒体披露,伊拉克国民大会领导人兼临管会成员沙拉比向伊朗出卖,没破获伊朗情报部门通讯联络密码的消息。6月3号美好情报官员又披露,五角大楼已经开始一小部分民事雇员进行秘密调查,并对他们进行测慌实验。调查究竟是谁向沙拉比泄露了绝密情报。而沙拉比和他的支持者为自己做出辩护,认为这些对沙拉比的无中生有的指控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发起的诋毁沙拉比运动的一部分。
沙拉比(伊拉克前临管会成员):乔治·特尼特是控告我向伊朗泄露情报的幕后指使者。
记者:我们知道沙拉比这个人十几年来一直是美国的坐上宾,但是前不久突然,一方面是美国国内指责中情局在伊拉克是否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个问题上被沙拉比所利用。而另一方面,中情局现在也指责沙拉比,说沙拉比向伊朗泄露了对美国非常不利的一些情报。
郭建新:对。
记者:这件事情是怎么披露出来的?
郭建新:这个事是这样,美国在伊拉克有情报机构这是毫无疑问的了。是这样,发现截获了一个情报,这个情报里面说明,说明什么呢?伊朗已经知道,知道了一个什么情报呢?就是截获了伊朗的一个情报,这个伊朗的情报里内容是假的,说沙拉比告诉伊朗政府,说你的密电码已经被美国知道了,因为刚才我们说所的情报的传递,通讯的密码,我们用一个大家熟悉的一个概念,叫秘电码,你的秘电码让美国已经知道了。那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伊朗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将会很快地改变,就是更换一套密码,更换一套密码之后,美国在侦破伊朗的情况这个过程中基本上就等于是一个聋子,在一段时间之内,他可能会有很大的一个损失。这样这件事情就报给了美国政府,报给了中情局,中情局随即开始对他,就是5月20号对他的住所进行了搜查,这件事情就开始暴露出来了,双方等于叫闹翻了。
记者:在这个闹翻了之后,沙拉比为什么会把矛头直至指特尼特本人?
杨明杰:因为这一方面是中情局在追查他。另外一方面从背后来看,实际上沙拉比近几年他真正靠拢的是新保的核心人物,特别是在美国国防部和军方这些情报人物,他在跟中情局之间一直有一些磕磕绊绊,所以有些矛盾。另外一方面也是沙拉比本人感到,实际上现在特尼特之所以要搜查他的住所,要挑出他所谓泄密事件,实际上是特尼特想推卸自己在情报门事件这个责任,而把它栽赃在他的头上,所以他直接说要跟特尼特在国会作证。
郭建新:沙拉比和中央情报法的关系,反正是在最开始他逃亡初期的时候到美国,然后开始四下活动的时候和中央情报局关系还是不错的,而且他拿了中央情报局很多有关方面的情报资金,现在看来说是有2700万,有说多的是达到每年是335000美金,但是他在美国那一段时间可能还有其他的一些花费。反正总而言之他当时是花了中央情报局的很多钱,当然一段时间之后,甚至就在克林顿政府将要换届的时候,中央情报局就开始讲了,说这个人是不可靠的,他的情报也是有虚假的,他滥用中央情报局的资金,就是滥用美国纳税人的钱,而且是挪用资金带有贪污的,这时候就提出来要对他进行调查,这时候沙拉比还是在美国,而且就闹的时间还很长,然后沙拉比就开始传出来,媒体就纷纷知道沙拉比和国防部的关系很好,国防部就是拉姆斯菲尔德这帮人,还有沃尔福维茨这些人,他们有他们的一个情报机构,故而沙拉比就逃到这边来了。所以你注意刚才他在讲的时候,他指责说是中情局在陷害他,为什么呢?他为什么不说国防部的那么人陷害他呢?
杨明杰:因为搜查他的时候是美国军人。
郭建新:对,是由美国军人。他为什么不说国防部的去陷害他呢?就是因为他和国防部这边他还有更多的利害关系。就像希拉里在最近刚一提出这件事情来,就是特尼特的这件事情出来,希拉里马上职责,要查一查为什么在我们国防部和我们在总统班子里面,还有一些人在支持着沙拉比,而我们现在认为沙拉比是间谍,也就是说他想的就是这样。
记者:我们现在看到中情局和沙拉比之间是互相指责,中情局说沙拉比骗了他们,沙拉比说是中情局把他当了出替罪羊。究竟谁的说法更可信一些?
杨明杰:这里头恐怕很难说谁的更可信,因为双方之间可能都有短处,现在是相互指责阶段,就是相互推诿责任,包括沙拉比也说是因为中情局叫他去造些假的情报,而中情局……
>>进入《国际观察》
责编:常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