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油价飙升到何时?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05日 14:19)
CCTV.com消息(国际观察):(9月28日播出)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每桶50美元,原油价格终于刷新21年的价格新高;每桶50美元,疯狂标志的油价最后的原因并不简单。尼日利亚非洲部族最多的国家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产油大国即将遭遇全面内战。
主持人张郇: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欢迎收看我们正在为您直播的《国际观察》。
油价又涨了,每桶价格突破了50美元。这个价格在一段时间以前还被一些专家认为至少在今年不会成为现实,几乎是同时非洲最大的产油尼日利亚可能爆发全面内战的消息在全世界传播,成为人们解释新一轮油价上涨的理由之一。油价上涨是不是就此会成为全球性的长期趋势,持续飙升到什么算一站呢?今年我们就来共同关注油价这个与我们每一个人都关系的问题,来到演播室是两位一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贺文平研究员,还有一位是我们的特约新闻观察员宋晓军。我们先来看一个尼日利亚最近形式得短篇。
当地时间9月27号非洲西部国家尼日利亚的一个消息令人十分担忧,这个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这个世界第七大石油出口国很有可能会在两天之后也就是10月1号爆发的内战。当天一个名为尼日尔三角洲人民自愿军的反政府武装在举行了他们的中央司令部会议之后发表公报说,他们将从10月1号开始向尼日利亚政府发动全面战争,并建议当天世界排名第七的石油公司在10月1号之前停止生产,同时要求所有外国人尽快离开。公报指责在尼日利亚的跨国石油公司协同尼日利亚政府对他们的人民实施了有计划的种族屠杀。在尼日利亚全球几大重要的石油公司都涉足尼日利亚的能源领域,像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美国埃克森——美孚、谢夫隆重——德士股、法国的道达尔石油公司以及意大利通用石油公司,这些公司在尼日利亚的石油工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这次遭到尼日利亚反政府武装指责的跨国公司中荷兰皇家壳牌以及意大利埃及集团阿极谱石油公司被涉嫌其中。
主持人:我们知道油价近一段时间一直在飙升,实际上有很多的原因,包括恐怖主义的袭击,伊拉克的局势,尼日利亚的内乱实际上也多次被提到,贺女士这一次的组织据说它有一个行动10月1号展开一个行动叫蝗虫节目行动,也像美军的行动一样有命名,也就是说它展开一个全面地内战,这种前景到底有多严重?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我听到这个消息我觉得有点不相信这是真的,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不是特别大,不像他所宣传那样说是10月1日全面内战,这种可能性可能说不大,因为他很多的参与一种对外宣传,一种恐吓,对尼日利亚政府想施加一些压力。因为我们知道过去尼日利亚三角洲这个地区他在南部,就是尼日尔三角洲,它是产油的一个主要的产油地。它一个部族就是伊贾族这次主要反叛武装也是伊贾族,它是当地最大的一个部族。实际上部族实践本身之间有矛盾,同事部族之间为了争夺石油利益的分配,他们过去这种冲突是不断的。
主持人:但是他们公开的理由是向中央政府要自主权。
贺文平:要对自由资源的控制权。因为他们自己觉得,这个石油就在我们这个地方出产,可我们自己受益并不多,当地的农民没有从石油的收益里面享受到好处,他就感觉到政府跟外国的石油公司在一起觉得勾结把他们的财富都给剥夺走了,所以过去长期他们对中央政府是不满的,所以这个矛盾是积攒已久,过去也经常发生,这一次只能说又发生新的一种可以说是一种恐吓。
主持人:但是他这次说的很明确,就是说我们不会袭击油拐,我们主要是针对这些外国的公司跟他们的人员。
新闻观察员宋晓军:英荷壳牌已经撤离了250个无关的人员,但是石油生产并没有停下来。这次我注意到他所谓的反政治武装指责的主要是意大利的那个爱尼公司下面有一个公司,他们说的是爱尼公司受借给或者是出售给政府直升机,就是尼日利亚政府直升机,往往用这些直升机去镇压他们当地的农民,所以他们以这个名义,也就是在尼日利亚国庆10月1号,在这一天准备要发生起义也好,展开全面内战。
主持人:但是如果真像反叛组织的领袖所说的他们把矛头针对外国人,因为我们知道实际上历史上是也不少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包括一些美国人从海上油田回来坐的船就被杀害了,这种事情都发生过。那么他现在是公开这么做,而且以全面战争的名义可能规模会很大,可能会不断的发生外国人被杀的情况,这种情况如果发生话应该说是对尼日利亚的石油生产应该是有很大的打击。
贺文平:这当然是,因为过去他们采取的活动也对尼日利亚的石油生产产生了打击,包括以前除了部族冲突以外还有工人的罢工,8天的罢工就会使它的GDP降低两个百分点,所以这一点对石油公司,尤其是外国石油公司的这种恐吓的战术会受到成效。比如说我们刚才讲的河南的壳牌石油公司都已经关闭了两所,他关闭了这两所就造成了石油的日程出产量也就下降了日产量几万桶的油。
主持人:3到4万。
贺文平:3到4万,因为它日产量现在是250—260万,上个月初,包括这个月初有已经下降了4、5万,所以就是因为关闭了石油的一些基地,西方壳牌石油公司。所以这个影响是肯定有的,但是这个影响究竟有多大,是不是大到有的人是跟国际石油的价格是不是都已经联系上了,所以飙升到50美元跟尼日利亚我倒觉得这个关系不是大到这种程度,包括西方公司自己现在也认为否定说是不至于影响到他们在那儿的石油的业务。
主持人:因为我们今天的话题是从突破50美元大关来说起的,但是突破50美元的事情恰恰就是发生在尼日利亚传出这个消息,所以很多人说这是市场动产油国局势的一种担忧。但是按两位刚才说的似乎这个事情不会闹的很大,那么是不是现在的石油市场过于敏感了?
宋晓军:原来历史上有(分析),今天也有专家分析就是上一次尼日利亚尼日尔三角洲闹暴乱的时候大概影响了国际,当时是28美元左右的时候,影响了2—5美元,恰恰它这个消息使得世界石油期货市场的攀升了2.5美元。当然这不是一个很科学的分析,它是一个经验值,那么现在当然还有别的问题像飓风、伊拉克、沙特的动乱、中东的这些问题,它产生一个结痂效应,恰巧它踩的这个点上是50美元,但是也不敢保证,因为我们知道飓风是英荷地牌很多在佛罗里达和新奥良平台倒掉,恰恰是尼日利亚这个石油也大部分出口到美国,那么两个石油都使得美国的石油受到了影响,当然美国就占了世界石油的价格的影响的因素太大了,所以就涨到50美元。
主持人:实际上涨到50美元它实际上也是从40几美元,45、46一直涨上去的?
贺文平:对。尼日利亚这个事情等于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样,给人这样一种感觉。
主持人:现在这个骆驼还没有被压死。
贺文平:油价过去我们也看到49也接近快50了,49说短暂的时间内也过了50大关,后来又有所回落,其实它就是在50美元这样向下波动,正好最近尼日利亚反叛组织发出这样一个声名。
主持人:中东诸多之一导致的。我们在刚才的导视的短篇里面有一个美国人在说50美元是一个心里关口,为什么这么说?
宋晓军:这个我觉得这么也只是一家之言。
贺文平:我倒觉得过去从油价它从2002年的时候我们看一下它才20美元一桶,然后不断的攀升,到2004年年初的时候也才是30多(美元),我们在国内感觉也很明显,因为每次去加油,咱们也跟国际上接轨了,就是爬升的速度非常快。所以人们每次都是到了20(美元)的时候,30(美元)可能是一个槛,30(美元)以后到40(美元)以后我多老了年龄,这是人民的心理上给他设定的一个值,所以一到一个整口的时候50(美元),因为这是20多年来一个比较高的数字了,现在再一个关口可能到60(美元),说2005年到夏天的时候可能到60(美元),那么人们可能再往后面设一个数字,可能是80(美元)的大关,所以曾经在1979年伊朗革命结束之后,那个时候如果扣除通胀的因素,当时是准备到80美元了,但是相当于今天的80美元。
主持人:实际上相当于现在的一倍。
贺文平:相当于现在的一倍还多,所以那个是更高的一个关口。所以就是整点值的时候给人们一种心理上的一种感觉,就像人的年龄一样。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还熬的过去?
贺文平:真的来了,你也只能应对。
主持人:好我们先休息一下,随后我们看一个短篇,接着我们来讨论怎么应对。
9月27号美国纽约山屏交易所收盘后3个小时,原有期货的焦油价格在49.64美元的基础上,又上涨了36美分,油价终于突破了50美元的大关,创下21年以来的油价之最。回顾今年2月以来的原油价格可谓是起飞不定,而且大幅攀升。2月10号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从4月1号开始欧佩克组织的原油产量,每次削减100万桶,从而造成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上扬,此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一路攀升。3月5号达到每桶37.26美元,创去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以来的最高水平。3月17号美国能源情报属公布,美国的汽油库存降低到了两亿桶以下,再一次引起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6月欧佩克一些主要成员国开始纷纷显示增产议价决心,但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8月国际原油市场的石价一直维持在40美元,8月19号上扬为每桶48.70美元。
进入9月飓风“伊万”肆虐墨西哥湾,世界第七大石油生产国尼日利亚持续发生内乱,沙特与基地之间的武装交火,一系列都对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主持人:应该说石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经济的物资,但是很多的专家说基本上如果是在共需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应该反映它的真实价值的。虽然现在全世界据有关国际组织统计,石油的增长是过去24年来最快的,但是欧佩克的官员说基本上共需是平衡的。宋先生我想问您为什么在共需基本平衡一些专家这么说,平衡的情况下这个油价始终跌不下来,有没有其他的因素。
宋晓军:我觉得至少有两个因素,一个就是人们对产油国地区的安全因素的担心,当然这个大家都能看到。第二个原因就是今天澳大利亚有一家报纸也说到,就是说人们对于石油的观念不改变,油价不会下来,当然它背后说的什么意思,我们知道90年代之后新私有主义这种经济思潮,须眉经济这种发展,就是炒作,就是说对冲基金包括石油期货,大量的金融流入到石油的期货炒作当中。那么有专家统计这里面的钱炒作的石油期货的钱有70%不是为了它真正需求石油而是在炒作,当然了最麻烦的就是说伊拉克战争这些东西。有的人说有些人不是为了石油,但是他控制石油,他能够拿到份子油,他拿到份子油同时美英又控制着价格,通过期货市场控制价格,这样他整个的协调炒作造成油价哄抬。哄抬之后这个是一个非理性的,因为大家对于这种利益的诱惑,可以说这种贪婪这种东西造成的油价无限制的攀升。
贺文平:现在石油价格的长跌就是研究石油问题得出一个共同结论,它已经不是跟市场的规则性相吻合了,不像说的供求,供求已经不能解释油价涨的速度了,因为刚才你讲了,现在供求实际上跟需求实际上是基本符合的,并不是说现在供大于求,或者说供大于求怎么样是基本平衡。但是它主要配合的因素除了刚才宋先生的,主要是跟政治,政治的因素现在反而是影响油价的一个最关键的一个指标了。
主持人:对,但是政治的因素当然我们刚才多次提到就是说对一些产油地区的政治前景没有信心,但是宋先生刚才的意思就是说实际上是有些人在利用这种信心的不足来炒作。
贺文平:对,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了。
主持人:这种炒作应该说是会对全球的经济造成危害的。
宋晓军:对。但是在短期之内,我刚才说了利益的驱使,我们经理过亚洲金融风暴这些对冲资金,实际上如果说共求平衡是很好计算的,比如像今天的英国《金融时报》说中国未来要增加30%的需求,美国未来是增加4%,包括一些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都可以算出来。而现在油井现在有多少,潜在的开采量有多少,那么预期石油产品的价格的成本的增加等等,这都是可以用理性的办法算出来。但是这儿就有一块儿灰色的东西,就是有人把石油的这种人们对于石油地区的不安定,政治上不安定变成为一种金融游戏,不管的在玩往里注钱。
主持人:应该说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政府都不愿意看见油价涨成这个样子,因为很明显也是算得出来的,对经济的GDP的影响都会有影响,政府有办法吗,或者是官方有办法吗?
宋晓军:欧佩克突然降低油产量它的就是认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说我们不给炒家提供机会,他说实际上如果我们在弄弄弄,炒家是这样,炒高了之后他还得要把它放下了,抛到油价再一跌欧佩克产量大的他就卖不动了。所以他上一次说降低产量是这个原因。
贺文平:欧佩克现在应对油价的作用现在已经在一种下降的趋势,他已经没有多大的能力能调控这个市场。
主持人:因为它毕竟是全球国与国之间的石油贸易的一部分。
贺文平:对,因为过去它有一个价格自动的调控的一个机制,如果20天内原油价格,它设定了一个价格区间,或者说它的区间在22到28美元,如果你超过28美元,连续20天涨的话那么他这个时候就得要给他增加一些材料让价格下来。如果你这个价格10天低于22的时候那么他要增加一些材料。现在其实很多国家包括尼日利亚它是欧佩克的成员国它早就越过了欧佩克给它订的限产的配额,比如说210万桶一天,他早就到300万桶了,所以欧佩克里面剩余的配额,生产的机制都快用光了,这是一条,就是欧佩克能力在下降。另外还有一点如果说应对的话还有像美国它是第一的一个用油的大国、大户,那么美国过去有很多战略石油的储备,比来是用于可以评议这个油价的,美国一直到现在油价看着它一节一节的攀升,但美国政府没有什么大的动作。
主持人:但最近动用了一些,在墨西哥湾的。
贺文平:一个是这里,还有一个可能布什政府出于大选的需要,因为老百姓也承受不了。这个分析我觉得也有道理的。老百姓每天生活在安着轮子上的国家,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看见这个油价,所以他也需要给他评议一下。
主持人:你们两位刚才说的实际上对这些炒作家讲起来,现在一时还不会(罢手的)。他们不会罢手这些政府刚才说的也需要国与国之间一种联手的行动,现在好像目前还看不到这样情景,短期之内看不到这样的情景。那么我就想知道这种还会继续涨下去吗?涨到什么时间算一站呢?
宋晓军:今年法国新业银行在英国的《金融时报》上登的,他认为是60美元,当然也有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的金融学家说是50美元。我觉得这个没法说的这是一种我们说的一种非理性的边界条件在里边,那就不好说到底能涨到多少,确实是不好说。
贺文平:但是有一点肯定的,就是高油价还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维持在这个价位,不可能你能看见哪天美国政府或者在储备石油线拿出来用了一点,170万桶,那么微不足道的一点,所以高价位一般是研究石油问题的一个共识,高价位会在这么高的阶段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等我们习惯了之后可能又往上抬一个台阶又到60。
主持人:但是高油价我想也应该有它一个极限,因为世界经济你现在涨5个美元,涨10个美元都算得出来的GDP影响多少,而且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更大的。现在全球的经济一体化已经是有相当的发展,那么这种高油价一直下去实际上有一种说法,就是说油价高的离谱了,实际上对这些炒家讲起来也是有伤害的。
宋晓军:也是不好的。另外有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如说提出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根据自己的能源结构不过分发展高速公路和汽车产业,发展煤电,比如街区的这种清轨的这种利用电的,也需要就是除了国际组织的制裁以外,需要不同的国家根据自己国家的能源结构不一定非得发展依赖石油,过分依赖石油的高速公路,市场产业,包括航空,它可能会采用别办法。
主持人:还有这种说法就是现在都关心石油产油的地区,比方说阿塞代家、里海地区。
贺文平:新的油田地区。
主持人:新的油田地区大家都关心这个。但如果油价一段时间依然是飙升或者在高位停滞在那儿的话可能更多的会关心另外一种油,就是放射性油的一种地区,因为核能可能会更经济更清洁。
宋晓军:对,尼日利亚就有。
贺文平:但是除了一些意外,我觉得刚才也讲的特别对油价要评议的话还是国际要联手行动,实际上还铲除它的引起它长的一个根源,就是政治不稳定,那么你看伊拉克的问题,过去人们还希望伊拉克一旦解决,可能国际油价就会回落了,那么美国控制这个油田。但是现在事与愿违。
主持人:实际上现在就是刚才说到这一点就是,如果世界上比较太平那炒家就没有题材了,实际上这些炒家还是利用了现在各个角落的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包括车臣这些地方,都多多少少都跟石油有关系。
贺文平:对就像过去我们亚洲金融危机也是一样。哪个国家有金融问题的漏洞,那么这个对通基金或者桫椤它就来专供给哪个国家,如果你本身叫做苍蝇也不叮无缝的蛋,对不对,本身如果世界上各种冲突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我想那些炒家,他也就没有地方可以炒作了。
宋晓军:但是比较危险的是这些炒家有可能会故意制造缝。
主持人:是造出一点实来。
宋晓军:对,这完全有可以这是利益的驱使,利益的诱惑太大了,金钱的诱惑太大了。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贺女士,您预计尼日利亚这个事虽然不大,但是未来的几个月,或者说今年会怎么发展?
贺文平:我不认为尼日利亚会出现他所的10月1号以后就爆发全面内战,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
主持人:最多是他一个口号。
贺文平:一个口号,而且一些小的零星的一些袭击外国石油公司,或者绑架外国石油工人,这个是完全可以发生的,因为尼日利亚政府有强大的军力,但是反叛武装比较弱小。
主持人:反叛武装这个组织号称还有20万人?
贺文平:那是它的这种对外宣传,实际上可能没有,我看到一些资料他们有点夸大其词。
主持人:但是如果说尼日利亚频频的发生绑架外国人的这种事情,可能也是很头疼,因为我们在伊拉克的这个事情上已经看得够多的了。
贺文平:但是比起伊拉克来说尼日利亚还算好的,因为石油公司在那儿已经开采了那么多年,他对一些绑架,或者偷油这些他基本上有点麻木了,久了以后就习以为常了。
主持人:不是麻木了已经有所准备了。
贺文平:对它采取了一些措施,所以跟他巨大的利益相比,这点风险还是愿意险的。
主持人:不管怎么说两位的意见还是看样子油价在高位看来在短期内还不能改变了。
好,感谢两位参加我们今天的讨论,谢谢。
→→进入[新闻会客厅]栏目
责编: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