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正文

[国际观察]“赎罪日”行动为哪般?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06日 15:23)



  CCTV.com消息(国际观察):赎罪日的一场军事行动,6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巴以局势再次面临危机。失去亲人,家园被毁,持续的流血冲突中无辜平民还要忍受多久。是什么引发以色列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谁强,谁弱,惫累中的巴以局势发生了怎样的微妙变化。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主持人 (方静):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收看我们正在为您直播的《国际观察》。

  从9月29号起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区展开了以“赎罪日”为代号的大规模军事行动,6天以来已经有数十名巴勒斯坦人死于以军的炮火中。是什么原因促使以色列发动这场军事行动,巴勒斯坦武装组织的袭击活动能否因此而减少,巴以之间的冲突是否会进一步的升级,这些就是我们今天的观察点。就这个话题今天我们请到演播室参与我们讨论的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研究员李绍先先生和我们的新闻观察员张郇,现在首先我们通过一个小片来了解一下最新的新闻事件。



  解说:10月5号一枚导弹射向了位于加沙地区的杰巴利耶难民,腾空而起的浓烟告诉人们以色列在加沙地区开展的“赎罪日”军事行动还在继续进行。有消息称已经有68名巴勒斯坦人在这场行动中死亡,代号为“赎罪日”的军事行动开始于上个月。9月29号,巴勒斯坦武装分子的卡桑火箭击中了以色列南部城市斯泰罗特市的犹太人定居点,导致两名犹太儿童死亡,于是以色列以此为借口展开大规模的军事报复。就在当天,2000多名以军士兵在数百辆坦克和直升机的支援下大举进攻加沙北部,并很快控制了杰巴利耶难民营边缘长达9公里的地段。10月2号,以色列总理沙龙发表讲话称以军将继续在加沙地带行动,直到制止所有针对以色列的火箭袭击。对此巴勒斯坦伊斯兰极端组织哈马斯表示,他们决不会屈服,卡桑火箭会继续射向以色列人。目前巴以双方强硬的态度使得局势被再次推向了危险的边缘。

  主持人:我们知道,这次以色列方面的赎罪日行动,是针对上个星期巴勒斯坦方面的卡桑火箭的袭击行动,而采取的一种报复行动。针对这个小小的卡桑火箭,现在以色列方面报复行动却是动用了上百辆的坦克、直升机还有导弹,为什么沙龙如此的大动干戈,他的用意何在?

  李绍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我想是这样,从直接的导火索来看的确是9月28号发生在加沙这一边,用卡桑火箭袭击了以色列定居点,而且直接打死了两个儿童。这是在最近几年来发射火箭造成以色列人员重大伤亡的,这次是比较严重的,所以我们看29号以色列发动了大规模的袭击行动。

  主持人:是四年以来最严重的。



  李绍先:我觉得是,这是一个直接的导火索。那么它整个的大背景还是和沙龙的单边行动计划是直接相关的。那么9月26号,以色列司法部公布了沙龙这个单边行动计划的执行草案,那么根据这个执行草案,也就是说在2005年的年底要从加沙的地带撤出所有的21个定居点,那么这个执行草案公布了对这些撤诉的定居者们的具体的赔偿计划,也就是说沙龙的单边行动计划在紧锣密鼓的正在落实,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在以色列的右翼,特别是以色列就是现在沙龙的这个执政党利库的集团内部,反对的声浪一下子升起。昨天我们看到了,沙龙所在这个党的300多个中央委员,包括一些部长,一些议员联名要求罢免沙龙,要求进行党内的选举。

  所以正是在这么一种选举下,沙龙抓住这个机会,抓住这个卡桑火箭造成人员伤亡这个机会大打出手,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他实际上是一石两鸟,第一就是说要平息自己党内,特别是右翼对单边行动计划反对的这种声浪,这是一个。第二个所谓的也就是说谁是单边行动计划,即将要实施他要有效的清理一下,加沙地带特别是哈马斯这些所谓的据点所在,那么这次行动计划中的主要目标就是杰巴利耶难民营,这被认为是哈马斯的大本营。

  主持人:对,您说到这个杰巴利耶难民营,这也是此前以方对巴勒斯坦方面军事行动从来没有动过的难民营,以前为什么没有动这些地方,这次为什么主要袭击的目标是这里?

  张郇 新闻观察员:我们刚才说的卡桑火箭是巴勒斯坦这些武器组织自制的一种比较原始落后的火箭,因为刚才小片子看见基本上很少。

  主持人:杀伤力也很小。

  张郇:而且最主要的是它没有任何的精确性,它就是底下一架一点,穿过去,到那边掉下来是哪儿就是那儿了,所以说他们使用这种武器的历史有三、五年了,但是从来没有炸死过人。因为以色列的定居点实际上离边境有一段距离,他们在加沙跟以色列交界的地方这一边打过去,打不准的,但是这一次有的人说是哈马斯把这个火箭改造了,加了一些弹药,杀伤力大了,有的人说是碰巧,正好是把这两个儿童炸死了。但是这件事情,我们知道在以色列,儿童是很宝贵的,因为犹太人的人口本身生育能力就比较低,所以说现在把卡桑火箭变成一种威胁了,因为它确实是造成了人员伤亡,所以说过去一段时间虽然没有对杰巴利耶难民营进行行动,以色列人并不是不知道里面有人在做卡桑火箭,或者说哈马斯在这里是一个大本营。但是由于什么原因,由于这里采取军事行动非常困难,这个地方大概是1个平方公里到2个平方公里,不大的一个地方住了10万人。外面的报导说,这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一个地方,因为它基本上最高楼是三层楼,它没有高楼大厦,所有的人都是平铺的挤在那儿。

  主持人:每个人的面积很小。

  张郇:而且道路非常狭窄。

  主持人:李绍先先生您好像去过这个难民营?

  李绍先:对,8年前去过杰巴利耶难民营,那个情况是触目惊心,它基本上没有道路。

  张郇:您说的这是一种贫穷的状态,我刚才说的就是以色列在里面采取军事行动非常困难,坦克车没法开进去,非常狭窄。

  李绍先:它整个就是一个人员集中的那种稠密的拥挤程度。

  张郇:所以原来说卡桑火箭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主持人:所以必然会造成其他平民的伤亡。

  李绍先:这是多年来尽管以色列知道这个地方是哈马斯大本营,也知道里面在干什么,但是他迟迟不敢对这个地方采取行动,为什么?他稍微在这个地方采取行动,那么造成的人员伤亡就是巨大的。

  主持人:对,比如说这次的行动当中他是袭击了难民营,那么这次的行动巴方实际上是有60多人。

  李绍先:现在不只60人,超过80人。

  主持人:这里面有没有统计大概有多少人是无辜的,有多少人是武装人员?

  张郇:现在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但是一般比较可信的一种说法就是有一半是武装分子。当然在这么密集的地方打仗,肯定是要伤及无辜的,还有一半是平民。



  主持人:所以现在巴方的这次死亡的人数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我们注意到以色列方面的死亡人数才有5个人,应该说双方的死亡人数的反差还是非常大的。当然一直以来在双方的对抗当中,巴勒斯坦方面死亡人数就多于以色列。

  张郇: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样的,原来我们看到以色列方面有人死,巴勒斯坦方面也有人死,但是以色列比方说我们现在统计这4年的巴勒斯坦起义,以色列才死了1000多人,他大部分是贫民,由于自杀爆炸造成的。但是真正的军队的行动坐在坦克车里面,装甲车里面去打巴基斯坦人,他历来是死亡非常少,军人的死亡非常少。

  李绍先:巴勒斯坦没有有效的手段可以给它造成伤亡。

  主持人:但是我在这里面看到有一份数据非常详细的调查,就是说尤其是在这两年当中,双方的死伤人数比例差距进一步拉大,我们这里有一个具体的数字,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下。在2002年巴以死亡人数2:1,到2004年巴以死亡人数5:1,那么在新一轮的冲突当中也就是说这一次双方的对抗当中巴勒斯坦是74人死亡,以色列是5人死亡,两位认为是什么原因?

  李绍先:这次我觉得是比较正常的,2002的时候自杀性的爆炸非常多。正在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也注意到了以色列坚持要搞隔离墙,2004年之所以下降,我们客观的说这个隔离墙是起着很大的作用。隔离墙实际上现在在主要的地段都已经建立起来了,它建立起来之后巴勒斯坦这些武装分子要再渗透过去进行有效的自杀性攻击非常之难。


  主持人:您觉得主要是它的防御措施?

  李绍先:对,隔离墙行动。再一个就是具体到这一次的冲突,这一次冲突以色列士兵是死了5个,其实如果这5个士兵多数还是自杀性的去攻击他才死的,如果要是没有这种(自杀性攻击),他的士兵你是伤不着的。

  张郇:实际上刚才这个比例就是说明自杀爆炸的事件越多,两边死亡人数的差距就越小,如果是排出自杀爆炸,纯粹是以色列的军队去入侵加沙,或者是西岸去打,在这种军事行动当中,基本上以色列士兵的死亡人数是个位数,几个人,但是在巴勒斯坦方面由于它的定点轰炸,定点清除,用导弹,用一些炮击去袭击这些人,肯定周围站着的人有都可能受到伤害。

  主持人:两位刚才说到两点,一个是巴勒斯坦方面的袭击在减少,另外您谈到隔离墙,也就是以色列方面的防御措施。有没有其它的原因,我们知道(以色列)在这一年也加大了打击的力度,我们这里还有一个图表,显示的是以色列在过去的一年里,报复性摧毁房屋的数量增多。


  以色列军队在巴勒斯坦境内的行动,推倒巴勒斯坦人房屋是2751座,摧毁巴勒斯坦橄榄树382695棵,为什么是橄榄树?这个意义在哪儿?

  李绍先:这个意义在什么地方,大家去过约旦河西岸,特别是加沙地带的人都知道,那个地方基本上是不毛之地,或者是半沙漠半戈壁的这么一个状态,那个地方有一棵橄榄树那是很宝贵的。那么以色列人去了以后,他现在是这样,一个摧毁房屋,一个是摧毁橄榄树,我觉得这个东西它是多年来,已经是3年多了它一直执行这么一个政策,凡是发生自杀性的爆炸,你参与自杀性爆炸的这一家人他的房子,它的所有的天地全要给你毁掉,就是说给你造成一种以儆效尤,其他的人不敢去效仿,我会让你倾家荡产。

  张郇:橄榄树实际上就是以色列人指责巴勒斯坦的武装分子是凭借这个橄榄树做掩护,去进行一些袭击活动,所以说这个橄榄树把它推倒,把它给清除掉,主要是在一些关键的部位。比方说边界,或者说是以色列哨卡的周围,你说这个哨卡站在那里,你如果附近是橄榄树,藏在树里面很快就会摸过来,它就会把这个地方变成一个非常平坦的地方,建一个岗楼他就比较容易控制。而且橄榄树实际上是在以色列当时的这种地貌的情况下,巴勒斯坦这种地貌惟一有经济价值的树木,很多巴基斯坦人就是榨一点橄榄油去换一点钱,所以说也是他们生存的一种资源。

  主持人:1993年阿拉法特和拉宾的历史性握手曾经为中东问题的解决燃起了一线希望,然而11年过去了,巴以局势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好转,流血冲突一次又一次的发生,对于许多巴基斯坦人来讲在付出了一生的努力之后,和平、幸福的生活距离他们依然是那么的遥远。

  解说:萨拉和扎卡利亚相识在以色列的监狱里,那时他们还是少年,那时他们都因为参加了1987年爆发的第一次巴勒斯坦武装起义而被捕入狱。1993年巴以签署了斯陆协议,萨拉和扎卡利亚终于离开了生活6年的监狱,已经长大的他们仿佛嗅到了和平的气息,他们决定放弃武力。萨拉刻苦攻读法律,11年后的2004年,他成了杰宁地区的行政长官,但他渴望的和平局面并没有来临,杰宁依然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城市。2000年巴勒斯坦第二次武装起义爆发的时候,扎卡利亚再度拿起了武器,再遭遇了以军太多的袭击,看到了同胞太多的血泪后,扎卡利亚觉得只有手中的枪才能保护巴勒斯坦人,如今他是杰宁地区的领导人。在杰宁,扎卡利亚显然比萨拉更受欢迎,他的英勇甚至吸引了一名以色列姑娘自愿的为他充当人体盾牌,扎卡利亚说他要用武力来捍卫巴勒斯坦。2004年6月,已经年过30的萨拉在杰宁举办了简单而热闹的婚礼,面对日益恶劣的巴以局势,他没有放弃和平,他相信也许有一天幸福的生活就会降临。

  主持人:其实刚才两片里面谈到的这两个人的故事,也是很多巴勒斯坦人这些年辛路历程的一个缩影,所以有人说,从奥斯陆协议到今天,应该说巴以之间的和平希望似乎变得越来越渺茫。那么现在的局势我们看到从以色列一方沙龙在采取非常强硬的政策,巴勒斯坦方面现在似乎也没有一个有效的办法来制止哈马斯的活动,或者来是应对以方的这种强硬态度。另外美国方面在近一段时间好像对中东的事务干涉也比较少,这是不是能说明各方现在已经放弃了和平的希望。

  李绍先:还不能这样讲,从沙龙来讲我记得他上个月,大概半个多月前,他有一次明确讲到以色列放弃了路线图,就是他不再遵循路线图了。那么他下一步主要遵循的他所谓的单边行动计划,就是我自己做自己的了,就是以色列的态度。那么从巴勒斯坦来讲,我们都知道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阿拉法特一直被以色列定点围困在那个地方,他实际上是施展不开的。那么这一次以色列大规模军事行动之后,阿拉法特象征性的宣布了一个巴勒斯坦进入紧急状态,紧急状态实际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措施能采取。那么实质性的行动也就是说他去极力的劝说哈马斯停止对以色列卡桑火箭的袭击,但是被哈马斯所拒绝。

  主持人:对,已经拒绝了。

  李绍先:那么从美国来讲,还不能说美国放弃了和平,但是目前美国正处于大选的这种状态下,还有伊拉克的乱局,它不太可能对巴以和平竞争投以更多的精力。



  张郇:实际上从长远讲起来,在巴勒斯坦以色列这一块儿地方要实现和平,任何人都不会放弃的,从原则上讲起来都是这样,包括沙龙,沙龙他现在的行动他都认为是为以色列人带来和平,或者说在这里有一个最安全的一个情况。但是从具体的眼前的局面来讲,沙龙现在实际上有他的麻烦,他要带来安全,他的计划不被他的利库德所接受,撤出21个定居点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所有27个定居点有7500人将近80000人住在那儿,现在要他们搬家,说赔你多少钱,这些人还不干,还有各种政治力量要跟他对抗,他现在实

  际上这个问题是他最大的问题。刚才说到为什么他现在这么兴师动众,就有一个问题,这恰恰是他一个软肋。他要撤军有人反对她,在这个时候两个孩子被打死,人家说这种情况你能从那儿撤出来吗,沙龙这个时候不得不说他在现在的情况下要把这个事情摆平,否则的话他怎么撤,所以你现在还没有撤已经弄成这样了,撤了就更不得了了。那么对美国,刚才讲到了,它实际上在大选。阿拉法特实际上他一直被围困,但是从长远讲起来事情过去以后,中东的事情就是这样,一段时间过去了,大家都不谈和平了。实际上我们刚才说到奥斯陆的协议到现在基本上不谈和谈了。大家的理想没有人说我不希望这里有和平的,但是每一个阶段根据具体的事情,大家做出来的事情都各不相同。

  主持人:好,那我们再回到这次赎罪日行动,这次的行动现在还在进行,两位估计会进行到什么时候?

  张郇:以色列方面实际上做军事行动有两个主要目的,一个是在难民营中把哈马斯的武装组织尽最大可能清除掉,就是卡桑火箭的威胁尽最大可能清除掉,这是一个目标。还有一个同样也是跟卡桑火箭有关的,要在跟以色列交界的边界地方,在巴勒斯坦方面建立一个8公里的缓冲区,这个8公里就是说基本上是在卡桑火箭的射程内,差不多。因为卡桑火箭有的时候是10公里,有的时候是8公里,反正打不远。他就把这块儿地方由以军控制在那儿,来保证另外一侧的安全。

  主持人:现在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

  李绍先:我想这样,完全达到这个目标恐怕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据以色列情报掌握的情况来看,现在巴勒斯坦的武装组织已经开发出“卡桑1号”、“卡桑2号”,“卡桑2号”据说能打7公里,35公斤重的炸药,那么正在制造“卡桑3号”,“3号”能打10公里11公里,所以他完全搞到这个东西不太可能,那么对于另外一个目标就是建立一个缓冲区相对来讲我想以色列目标可能会比较容易达到,我想整个目前的军事行动不可能像沙龙讲的要持续几个月,我想那个不太可能。目前来看国际社会的压力已经都上来了,包括美国人,美国人认为,虽说以色列有自卫的权力,但你要考虑到这个后果。

  主持人:包括联合国现在也对这个问题有一个讨论,会有什么结果吗?

  李绍先:我想联合国的讨论不会有什么结果,当然总体来讲,对以色列形成的压力促使他在没有完全达到他的目标的情况下,就是在部分达到目标,比如说设立一个缓冲区的情况下,结束它的行动。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两位的分析,也感谢观众朋友收看我们的这期节目,再见。

责编:刘棣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关于CCTV | CCTV.com介绍 | 央视人力资源储备库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岳成律师事务所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35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网页设计:中视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