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加快产业升级 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东部地区谋划开放新格局
央视国际 (2002年12月20日 20:25)
央视国际消息(新闻联播):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围绕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东部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联系实际,拓宽思路,为下一步发展谋划开放新局面。 更多地吸引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企业的外贸依存度,天津市结合十六大报告谋划出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思路。近日,天津三星电机公司将仍有市场空间、但科技含量较低的两种主要产品——录象机磁鼓和电容器的生产技术、设备整体转移给一家中型电子企业;将由此获得的4000万美元转让费全部用于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加快生产手机摄像头、自动翻盖电机等数字化、智能化的前沿产品。
今后,天津市计划每年利用外资30亿美元,有选择地吸引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对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六大新兴支柱产业的产品进行新一轮调整改造,使天津工业的外向度由目前的25%提高到十五末期的30%以上。
贯彻十六大精神,江苏省提出在目前84个开发区的基础上重点整合三大工业园区:在苏南形成以IT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沿江地区发展运输量大、用水量大的基础产业园区;在苏北形成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园区。按照这一最新的“园区经济”整合定位,以产业的集聚扩大来引进外资总量,全面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江苏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副厅长徐燕:“我们江苏打算在今年直接利用外资突破一百亿美元的基础上,明年再增长15%。”
按照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山东、福建等地积极寻找新思路。山东省提出要优先发展和培植三大高新技术,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轻工、纺织、冶金等六大传统工业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造,从而带动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福建省则是立足本地优势,通过做强传统优势、开发新的优势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
责编:刘鑫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