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国】山西文水:英雄故乡建设小康城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28日 19:54)
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 山西省文水县是刘胡兰的故乡。1947年,年仅15岁的刘胡兰壮烈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毛泽东先后两次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如今,文水人踏着英雄的足迹,为早日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刘胡兰的童年正赶上抗战。八岁时,继母胡文秀来到刘家,成为她的启蒙者。
刘胡兰的弟弟 刘继烈:
母亲教姐姐识字 认字,讲革命道理。讲到为共产党为八路军办事,就说豁出命来 也要把事情办好。
在革命熏陶下,刘胡兰很小就参加革命斗争,并于1946年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7年,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刘胡兰坚决不泄露党的秘密,主动走向敌人的铡刀,从容就义,度过了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记者:1932年,刘胡兰就是出生在我身后的这间农家小院内,当时云周西村五百多户人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靠借高利贷来勉强度日。如今,云周西村已改名为刘胡兰村,这里的村民也靠发展养殖业过上了富裕的日子。
在离刘胡兰出生地不到一公里的地方,一个年产饲料10万吨,年屠宰1500万只肉鸡的加工企业今年正式投产,附近一万两千多户农民也找到了稳定的增收门路。
文水县大象禽业公司 吕锐锋:
像肉鸡养殖,每户一般养三千只左右,农户一般一年养五茬鸡,一只鸡赚两块钱的话,一户农民一年纯收入就是三万块。
如今在文水,像这样大规模带动农民增收的项目也成为县里扶持的重点。
山西省文水县委书记 王彤宇:
我们县里提出来就是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比如我们搞大型的养殖业,比如我们搞农副产品的加工业,就是以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真正使38万农民能得到实惠。
刘胡兰镇保贤村看准了毗邻太原的便利条件,发展肉牛养殖业。全村5000多人中,80%从事“牛产业”。
文水县刘胡兰镇保贤村村民 杨秀珍:
像我们家养了一百五十头牛,年纯收入2到3万元左右,像我们村还有宰牛的,搞加工的,比我们挣得多,还好。
目前,文水县近十家企业成为山西省农业产业化百家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连着农户的发展模式有力带动了农民的增收步伐。
责编:刘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