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依靠“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昔日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小县成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
走进恭城红岩村村民李杏芳的家中,干净的厨房,敞亮的客厅,整洁的卫生间都与人们印象中的乡村家庭迥然不同。说起家乡的变化,李杏芳说这都是因为建起了沼气池。
广西恭城红岩村村民李杏芳:建起了沼气(池),早上起来基本上打扫一下卫生就可以了,不用去上山砍柴割草了。
不用砍柴割草,不再烟熏火燎。像李杏芳家一样,沼气让红岩村家家旧貌换新颜。而在几年前,当地村民像祖祖辈辈一样,依靠柴火生活,不仅青山被剃了光头,家里也终日烟熏火燎,红岩村是出了名的“脏乱差”的贫困村。从2003年开始,恭城县政府引导村民把以往散养的猪集中圈养,利用猪粪作发酵原料产沼气,用沼气的废渣、废液代替化肥农药浇果树,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去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了4000元。
广西恭城红岩村村民李杏芳:现在建了这个沼气以后,你看我们身后的山都已经封山了,也开始绿化起来了。
推广沼气发展了养殖业,带动了种植业,全县人均水果收入列广西首位,形成了全区规模最大的“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能源办主任肖超:开始搞沼气是想解决烧柴的问题,后来发现这个沼气不仅解决烧柴的问题,而且还保护生态,更重要的是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创收。
【现状】
截至目前,广西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270多万座,入户率突破30%,为全国之首。以沼气为核心的生态农业让1200多万农民直接受益。
【心愿】
广西恭城红岩村村民朱进荣:我想,我们农村现在富裕了,我也希望别的村子也和我们村子一样。
【展望】
“十一五”期间,广西计划每年新建沼气池25万座,到2010年,要让全自治区一半的农户用上沼气,为建设新农村助力。
责编: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