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二战中德军最著名的将领之一,擅长机械化部队的机动作战,战术风格凶猛多变,常常出奇制胜,有沙漠之狐之称,在法国战场,他统率的装甲师被盟军将士称为魔鬼之师。
蒙哥马利:英军著名统帅,作战风格稳健老辣,擅长防御作战,敦刻尔克大撤退中,他的师保存得最为完整,阿拉曼战役后一直是欧洲战区英军统帅。
自从1942年,蒙哥马利在阿拉曼战役中,采用稳扎稳打的一战阵地战战术击退了最善于机动作战的沙漠之狐隆美尔后,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这两个战场上的冤家对头都被套上了耀眼的光环。作为二战中极具个性和赋有争议性的两位将领,他们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和性格特点?他们又是如何成为了一代名将?
| |
主持人:咱们先来看看这两个人,比如隆美尔的出身,他和大部分德国将领是不一样的,他基本上属于小资,不属于贵族那个圈子,而且家里没有军界背景,隆美尔后来是怎么到军界的?
李克峰:他首先是加入,入伍生的训练团,然后受了九个月的军官培训,然后他就去了步兵部队,一战中主要在东线和罗马尼亚,和意大利军队在卡尔巴阡山,那一带作战,那时候一战中他是一个低级军官吧,他做到步兵上尉。
一战结束后,隆美尔留在了德国国防军中,以其独特的出身和才干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并取得了他的信任,出任希特勒大本营的卫戍司令。1940年他率领一个拼凑起来的装甲师在对盟军的阿登山地突破战役中,一战成名。
李克峰:因为在突破山区的防线(时),本来是很困难的,从装甲部队角度讲,一般在原野中,一般是排成横队,那么在山地,特别是狭路口或者是这种林间道路,有的时候只能成纵队,假如对方有反坦克炮,就可以一辆一辆打掉你,隆美尔为这个也动过一番脑筋,想了一些比较独特的战术,他认为不管是对方拿什么东西打你,你必须在第一时间,用你手里的一切武器回击,如果从战场上来说,假如对方拿坦克打或者拿炮来轰,你哪怕有一挺机枪你也要还击,这个还击不一定是能够对他造成威胁,但是从精神上会破坏他们的瞄准,会压制他的气势 ,这是隆美尔给部队灌输的第一条,然后第二条,他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他创造了一个战术,他自己命名叫 烟火开屏,这个战术很简单,就是说在通过树林这种险恶地带的时候,不管草丛或者树丛里有没有敌人埋伏,都先扫一梭子,你都要拿机枪和炮去轰他,把伪装打掉或者是把敌人的气势压住,或者是把他给惊出来,正是用这种方法,他就一下子短时间冲过了比较难攻的森林地带。
主持人:这应该是他的成名战。相比来说蒙哥马利好像在阿拉曼之前好像一直是默默无闻。李克峰:蒙哥马利本人一开始他是很低调的,他还不是纯正的英国本土的军人,(他是)爱尔兰人,性格比较坚定,这是(他的)优点,他早期上了著名的桑赫斯特军校,这个军校是英国培养军官的一个,最著名的军校,所以他的入门还是不错的,桑赫斯特军校的教育严格 系统,那么他一出来,在一战中就是当排长,蒙哥马利在一战中,其实运气也不是很好,他上来就受了重伤,从那以后他就改做参谋工作,他惟一的上阵经历,就是当排长的那一下子,然后等到一战结束以后,他就去指挥学院做教师,做了教官,做教官这段时间应该说,对他的学问积累是很不错的,另外他有时间研究,机动作战的战略战术,所以从二战开始 ,应该说蒙哥马利对机动战不陌生,二战中他首次参战,是作为第三师的师长到了比利时,后来提升为英国陆军,总参谋长的一个将军手下服役,那么英军溃败的时候,在其他的将军里面,蒙哥马利的表现还是比较冷静的,您说的就是敦刻尔克撤退的时候,他表现还比较冷静,部队组织也挺好,所以他那个师撤回英国,是相对很完整的一个师,从(这儿)以后他在英军中,就算是比较受重视,等到阿拉曼需要一个新指挥官的时候,他的老上级已经是陆军的参谋长了,所以他的上级第一个就想到了他。
授命于危难之际的蒙哥马利在阿拉曼防线面对隆美尔非洲军咄咄逼人的攻势守得滴水不漏,终于耗尽了隆美尔最后一丝锐气,其后转入全面反攻,一举击败了凶猛多变的沙漠之狐,在铁血黄沙中一举成名。
主持人:咱们主要来分析分析这两个人的性格,看跟他们(两个人)成为名将,有没有什么关系,隆美尔的性格是矛盾性格吧?
李克峰:我觉得也不矛盾,因为他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打仗喜欢先发制人,常于敌后渗透,这就看出他灵活的一面,他不是那种死打硬拼的将领,(像他在)北非,他刚到北非的时候,坦克数量比英军少,而英军已经逼过来了,这时候他采取了一个非常古老的骗术,他让他的先头搜索营,阅兵过去了以后,他在路边检阅,然后让他的坦克团转了两圈,这样的话,给观众的印象是来了两个坦克团,无穷无尽,实际上就那一个团,在那儿转了两圈,他能够(在)一个特别不利的情况下,他能够发挥到极致,就是灵活,还有通过一些地点的时候,他也用一些诈术,他曾经有一次让士兵都把枪放下,(让士兵)坐在坦克的外边,然后手里摇着白毛巾对法国人喊,说战争结束啦,已经签了和平协议了,已经投降了,法国人很吃惊,看着德国人这么不理智,就开过去了,等到缓过神来的时候,先头部队已经过去了 ,他重视欺诈伪装。
主持人:诈术,胆子也大。
李克峰:胆子也大,敢于冒险,做不惜血本的事情,但是我觉得他性格中,有一种很奇怪的东西,怎么说呢,很极端,比如说他在取胜的时候,比如在攻克托卜鲁克,然后千里追击的时候,他会志得意满 ,充满了无穷的勇气,手里人再少他也会一往无前冲过去,一旦他被击败了之后,千里撤退的时候,他中间可以有几次,能够停下来做反击的,其实他已经得到一定的补给了,但是他那时候,连尚可一搏的勇气都没有,他处于一种很悲观 ,很失望的状态中,当时希特勒都评价他,说隆美尔是一个只能打胜仗的将军,然后一旦失败了,他就会连最后一点一搏的勇气都会丧失。
李克峰:应该说这个有多方面的原因,总体原因就是说,咱们现在说他的战场相对孤立,他的补给不可靠,没有坚实的后方,所以这是一个对他作战的制约,这是一个,另一个,他对士兵的鼓动方法来说,也有这方面的缺陷,他把自己的形象(树立)得很高,确实给士兵一个很好的信心,那么同样道理在失败的时候,他确实也不愿意面对,再次面对失败,这就是你说的,他有的时候感觉(怪癖)的原因。
与隆美尔的机警多变,智计百出截然不同,蒙哥马利的稳健谨慎,略显保守仿佛是他性格的主旋律,有人说蒙哥马利的性格恰恰是隆美尔的克星,就像狡猾的狐狸碰上了一位极有耐心的猎手。蒙哥马利那近乎偏执的耐心和坚持,以及很多怪癖的做法给人们留下了津津乐道的话题。
主持人:蒙哥马利不是也有些怪僻吗,他也是谁的面子都不给。
李克峰:他基本上从西西里开始,每一次战役都要和美军争个高低不可,西西里是第一次,然后到了诺曼底,眼镜蛇行动之后,提出是单刀直入还是并进战略的时候,那是最激烈的一次,大家都感觉他怪僻,很多人都觉得他怪僻,特别是在和盟军相处的时候,那么他这个怪僻其实我个人理解,他不是个人的性格上的古怪,才导致他和盟军争这争那,他还是因为当时英国,处于不列颠,日不落帝国到一个二流小国,这么一个转换的期间,那么整个英国的国民,还有政界、军界,都不适应这个情况,那么他为了力挽这个危局,有的时候在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还要和友军争荣誉 ,争指挥权,争补给,这一点实际上不是他个人的事情,是国家的整个国运都已经走下坡路了,他尽量想了很多方法来弥补,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不通情理或者是怪异,还都是因为,主要争的还是国家和军队的荣誉吧,蒙哥马利他后来升了元帅,有人评价他,给他一个特别高的评价,说他挽救了英国人民的感情。
主持人:而且他也赢得了,最起码赢得了英国士兵对他的信任。
李克峰:他他跟士兵的关系还是相当(不错的),他带兵还是比较有一套的,特别是你看他戴两个帽徽,其实最大的用意就是,想让士兵能够老远就认出他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就觉得在前线,要让士兵知道他到了,就是给(士兵)鼓舞(一下士气)。
主持人:其实在蒙哥马利的性格中,有非常冷静和坚韧的一面。
李克峰:他基本上从一个低级军官,做到后来的陆军参谋长的地位,这方面(还是他的)优势吧。
主持人:一直以来打仗,蒙哥马利是谨慎至上的,这跟他本身性格是有关的。
李克峰:他大部分时间比较谨慎,就非常适合美英军队这种海空优势,补给充分的这种军队作战,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往前推进,稳步推进,是上上之策了。
主持人:我们现在能评价一下这两个人吗,做一个对比。
李克峰:如果做对比的话,应该说从经验上说,蒙哥马利的作战经验要高于隆美尔,因为隆美尔他只指挥过一个集团军,等到后来他指挥B集团军群,在法国防御的时候,开战几天他就受了重伤就回去了,等于他做集团军群司令的时间非常短,就形不成像样的作战经验,这是一个,你看蒙哥马利他在后来,等登陆成功以后,组建了二十一集团军群,他手下有,有的时候是两个,有的时候是三个集团军的规模,就是几十万的兵,六十多万的兵力,那么他能够组织,这么大规模的(进攻),就是说他从将领来说,他应该说比隆美尔要高一个级别,战役指挥蒙哥马利强一些,战术指挥隆美尔强一些,各有所长,不是一个层次。
虽然这两位将领在战场上各有所长,但是作为正义一方的反法西斯名将蒙哥马利,他的名字会被人们一直长久流传。
责编: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