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导语: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期间,海峡两岸的媒体展开了激烈的新闻大战,而在互相竞争的同时,两岸新闻界同仁也在积极地进行合作与交流.事实上关心两岸交流的人都知道,海峡两岸间的交流向来是媒体先行。
两岸之间的新闻交流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9月15日,台湾《自立晚报》的记者李永得、徐璐借道东京来到北京,由中国新闻社接待,在大陆进行了采访,尽管他们回去后,受到了台湾当局的“法律”追究,但他们为台湾记者赴大陆采访迈出了第一步。从那个时候开始,台湾的各个媒体就纷纷向当局提出到大陆采访的申请,面对舆论的压力台湾新闻主管部门负责人邵玉铭于1989年5月宣布,台湾媒体可以赴大陆采访,但暂不开放大陆媒体入岛采访。事隔两年之后,也就是在1991年8月,福建沿海地区的渔民与台湾渔民发生了渔事纠纷,大陆新华社的记者范丽青和中国新闻社记者郭伟峰作为中国红十字会代表的随行记者首次进入台湾采访。但是台湾方面认为这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处理,仍没有开放大陆记者赴台采访的正常渠道。经过海协和海基会两会的反复协商沟通,终于在1992年9月,台湾当局开放了18位大陆记者组成采访团到台北进行采访。直到这个时候,两岸才真正实现了正常双向的新闻交流。
主持人 串场:从1992年两岸实现了真正双向的新闻交流至今,来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已经有近万人次。目前有十家台湾媒体申请并获得了在大陆驻点采访的资格,大陆方面对他们的采访人次和时间没有任何限制。 相比之下,大陆媒体赴台采访则困难很多。
直到2001年台湾当局才开放了大陆记者赴台驻点采访,但只批准了五家大陆媒体,包括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今年的4月10日,台湾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还发表言论称,为了检讨两岸媒体交流秩序及开放管理政策,将暂缓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两家大陆媒体赴台驻点采访,至于何时再开放,要根据两岸气氛而定,没有时间表。台湾当局在两岸新闻交流方面采取的“开倒车”行为,引发了岛内各界的强烈批评。
主持人 结束语:近几年,两岸民众彼此之间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其中最多的功劳莫过于两岸媒体的从业人员。而对于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媒体也将继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编导:管海鹰)
责编: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