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 | 搜视 | 电影 | 电视剧 | 直播 | 点播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房产 | 家居 | 论坛 | 访谈 | 博客 | 星播客 | 网尚文摘

时空连线:改掉陋习 人人有责 

央视国际 (2003年05月15日 16:48)


  CCTV.com消息(东方时空之时空连线):抗击非典 个人卫生习惯不再是小事

  自上个月北京大学发现了两例非典病例,到现在北大已经完全控制了非典疫情,目前没有新增病例出现。现在,北大校园里一面仍在为抗击非典紧张备战,另一方面,北大校园的一些由学生组织的志愿者又在做另一件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志愿者给上机的同学讲解上机之前要洗手,发给同学一个消毒纸巾。

  同时,北大的志愿者还在图书馆、食堂等地宣讲防非典知识,发放消毒纸巾,一些同学还给校园内的公用电话消毒。

  与北大的温情提醒相比,北京市也在采取一些比较严厉的措施,按照北京市政府的规定,非典时期,居民区的垃圾道要被封住,居民再倒垃圾的时候,要送到楼下的分类垃圾桶里。在这个时候,北京市的城市市容监察管理大队也以往任何时候都忙,他们增加了巡视力量,加大了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的治理力度。

  其实,北京早在几年前就有了制止乱吐痰、乱扔垃圾的相关政府规定,但那时基本上是以教育为主,而这次因为非典疫情出现,北京市城管大队加大了处罚力度,都处罚范围内处了最高值。

  [同期] 北京市城管:我们罚款的目的是让大家有好习惯,最终还是靠自觉。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几乎是同时纷纷出台了相关的处罚规定,比如深圳就规定,随地吐痰最低罚50元、最高要罚200元,杭州也规定,擅自养狗罚款5000元,溜狗违规罚款1000元,而人民网上的消息说,香港更是厉害,随地吐痰者最高可处罚1万港元,是目前处罚的60倍。

  对于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这些行为,大家都知道是不好的卫生习惯,那么,还有什么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不好的卫生习惯呢?

  [同期 专家谈卫生习惯有哪些方面]

  据介绍,我们国家在几十年以前都在提倡大家不要随地吐痰,为什么到现在这些现象还屡禁不止,原因是什么呢?

  非典疫情的突然到来,也使得国人警醒过去的一些不好的卫生习惯。“央视市场研究”调查机构在今年的4月25日和5月5日做了两次调查,通过他们对北京市区范围内的310名市民所做的随机调查发现,非典过后,北京市民如下方面的行为习惯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如不在外面用餐、减少或停止抽烟喝酒,经常洗手、每天清扫房屋,早睡早起、锻炼身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而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过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但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一些好的卫生习惯尽管已经被大家所熟悉,但由于城市设施的局限很难去实行。记者就对垃圾分类问题在北京市海淀区做了小型调查,在记者调查过的5个居民小区内,基本上都只有两个垃圾分类箱,但是居民大多不了解垃圾应该怎样分类。另外,由于垃圾不能够从电梯里运下来,即使垃圾分类了却很难让居民提下来,这方面的设施也有待完善。

  看来个人卫生习惯这个看似个人的问题,现在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已经不把它当作小事来对待。

  [谈话]

  主持人(白岩松):针对这个话题,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的是两位嘉宾,第一位是北京市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的主任医师,医疗专家冯蔼兰女士,欢迎您。第二位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常务副院长李强教授,欢迎你。冯医生,你觉得我们平常生活中,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应该特别去掉的,尤其是面对这次非典的情况下?

  冯:在这次面对非典的情况下,比较强调的,一个就是说不要随地吐痰,因为随地吐痰,痰液本身是呼吸道里头的浓液出现的分泌物和病菌,假如我们要是随地吐痰,不仅仅是污染了环境,当它一蒸发出来,就到了大气中间来,这样它就可以污染的面更广。


  另外,在现在这个时候,过去我们大家所说的,忙忙叨叨的,洗手的习惯没有,所以这两个陋习是在这个当前防治非典的过程中间提倡的比较多一些。当然了,随着你乱扔一些垃圾这些,我觉得我们现在咱们北京市政采取封闭垃圾道,这也是你省得有些污染物在这个垃圾道里头繁殖,或者再污染了别的环境,通过触摸造成了感染传播。

  主持人:李强教授,其实关于吐痰,关于比如勤洗手这些卫生问题,其实我看到,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宣传画上都有,但是到现在为止,一直也根除不掉,有人说它是小事,您怎么看待这种觉得这是小事?

  李:我们觉得作为一种行为习惯,人类文化的最基础的东西,其实就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比如说饮食的习惯,比如说日常的这种行为举止的习惯。比如说随地吐痰,它是一个很不文明的行为,对这个行为的批评,应该说从上个世纪191几年的时候,新文化运动以后比较多,你要翻文献,很多就批评这个现象。国外一些人也批评中国人这个行为,但是,90多年过去了,还是依然若故,所以这次确实值得我们反省的,我想不应该再看作是一个小事了,这样就有一个问题,我们以前认为很多都是大事情,都认为要做,动不动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其实那些恰恰都是好高骛远,做不成的事情。

  主持人:一辈子都没找着堵枪眼的事情。

  冯:事情都是从小事做起的,所以我们要深刻反省。

  主持人:但是您刚才也说了,它是一个文化中非常核心的,另外还有一个,它毕竟叫习惯,虽然是陋习,但是这个习也是习惯,但是习惯是最难改的。

  李:对,是这样的。我们知道,人们的这种文化的东西,最基本的基础的,我们管它叫习惯、有的时候不是说他不想改,是他形成一种习惯以后,他很难去改,所以习惯有时候也管它叫惯习,这种东西实际上改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为什么说割舍这些陋俗这么难呢?比方说,人们形成这个过程中间,你要想改变它,这里面有三种人,一种是需求性的,一种是冷漠型的,一种是不需求的。所以,对于为什么这个陋习很难改?这就是说很多人处于淡漠和不需求的这样一个状态,你在宣传的过程中间,必须加以法治来规范他的行为,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间,就给你法律的干预。

  主持人:李教授,刚才冯医生也谈到了关于重罚,比如说最近的时候,吐痰值钱了,以前曾经有过笑话,我吐了一口罚款五毛,我给你一块再吐一口,现在最便宜的地方,在疫区最便宜的地方,广州50,到有一些地方变成一口痰200,你怎么看待,是不是有点太重了?

  李:我们知道,这次首先确实在疾病的流行时期,在疫情非常严重的时期,这些惩罚都是可以理解的。

  主持人:但是这是在非典时期特殊的高额罚款力度还是长期坚持下去?

  李: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形成一个长期的法规,非典时期,应该说各地都出台了行政法法规,也不是很一致,大家都是应急,恐怕在非典的特殊期过去以后,要有一个按照程序走的过程。

  主持人:冯医生,还有人有这样的看法,在这个时候罚款,包括将来长期坚持都好,但是您也让给我不罚款提供相应的条件,比如说,在公共场所下,痰盂的设置,或者垃圾箱多大的距离应该有,包括平常比如任何公共场所洗手变成很方便的事情,你怎么看政府为改变这些行为所做出的必须提供的条件?

  冯:我想咱们政府在这方面可以说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就拿饭前便后洗手这个问题,你过去虽然是50年前就提了,但是那个时候可以说是根本就很难做到,以,我就觉得,政府的环境支持和教育必须在同时跟上,这是很重要的,我觉得这个设施是非常重要的,是使健康促进的一个关键的环节,你没有设施,移风易俗,根本就是一句空话,很难落实。

  李:我们知道,个人的行为习惯如果没有外界压力,很难改变方向,所以我觉得政府在组织社会上确实起到了,应该是首先就是一个政府的规范的,或者是导向的作用,看来,行为习惯个人的,但是指导和引导这个行为习惯,政府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功能。

  主持人:李教授,我感觉,比如在您刚才两次提到这一点的时候,似乎都透着这样一个信息,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当这个非典过去的时候,当进入到反思阶段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是从媒体上,或者说嘴上去强调要改变大家的陋习,而的确应该有关部门坐下来,踏踏实实为改变陋习,各个部门都该做什么?

  李:完全正确,我觉得这次非典应该说是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教训,这个事情我们战胜非典以后,我们一定要反思这件事情,我们要彻底的改变一下我们这个民族文化里的一些陋习。我们的民族文化里有好好的东西,但是确实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所以我们不是从某一点上,不是紧紧的一个随地吐痰的问题,恐怕我们是重新反省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卫生的习惯、健康的习惯。另外,我觉得,这次非典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这个契机我们不能错过去,你错过去,就像高速公路似的,有一个出口,你错过这个出口,下一个口就不知道到什么时候。


  主持人:而且还不希望有下一个出口呢,所以特别在乎的,当我们反思和大家集体呼吁这种陋习的时候,更加注意的是接下来踏踏实实把它变成可操作性才好。但是,冯医生,您担不担心像刚才李教授谈的,我们现在的确大家切肤之痛来感觉这种不良习惯,会不会非典过去了,一阵风,它也过去了?

  冯:我觉得这个问题确实是人们都担心的问题,因为从现在不是每天都要报疫情吗?似乎大家已经从疫情的曲线来看,数字减少上就出现了可以说有些麻痹的情绪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我觉得说起来这个反思的问题,我借着刚才这个教授的问题说,我们像您刚才说的,社会宣传大众媒体宣传,这是必要的,但是我认为,在反思的过程中间,应该正规地教育,已经纳入到解决这个问题中间来说。健康那个素质就是素质教育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他一直影响到他今后一生的习惯和疾病。另外,我想作为家长,作为老师,作为成年人,他们确实要想一想,自己的一个行为,自己的一个举动,就有可能影响孩子,就有可能影响整个环境,这样,他造成的恶果不是单纯的你造成一个恶果,而是累计的恶果,一个孩子看你随地吐痰,他也随地吐痰,一个大人随便扔垃圾,孩子看到你扔,他也扔,所以我想这次提出了一个对于全体中国人民,谁也不能触犯,大家都要在约束自己的行为上,将来做任何事情都要慎重地想一想,我想这样恐怕我们在行为上会更文明一些。

  主持人:去年的11月份我去过一趟日本,当时在日本的街头,隔三差五就能看见有人戴口罩。我问陪同我们的人,他们为什么戴口罩?他告诉我,因为他感冒了,所以戴口罩,既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保护别人。我当时一点感觉都没有。这次非典闹得这么严重的时候,日本作为亚洲国家风平浪静的时候,我第一会想到日本的街头的口罩。我们现在很疼,但是别白疼。非常感谢两位嘉宾来到我们的演播室。谢谢。

责编:范小利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