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电视节目转化而来的图书,我基本持排斥态度,但这本书是例外。
《一个时代的侧影:中国1931-1945》,由中央电视台一部30集的同名电视纪录片的文案初稿而成。书里没有发掘新的历史,只是把散落在不同书写空间的史实搜罗到一起,它的每一个时间断面所呈现出的巨大反差,让人目瞪口呆,在天气炎燠热的广州,翻检1935年的中国社会,万花筒般的离奇世象颇耐人寻味。
关于该片,书的封底有一句话的概括:“抗战中的社会、民间、生活”,总编导陈晓卿在后记中说:“关于抗战的更多的文本在宏大叙事、重大事件、精英人物和悲情述说方面,已经做了比较充分的展示,我们不必重复。可以说,《一个时代的侧影》是上述这些主流电视节目的有效旁证和补充。”
这种旁证和补充确实有效,该片在央视反复播放,最近一次的足本重播安排在一套的子夜之后,我尽自己的一切可能追看。几集下来,听着我的超级偶像任志宏舒缓冷静而张力千钧的解说,看完每一集最后出现的片尾字幕,我对这帮做出这件事的人充满深深的嫉妒。抗*日及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的这一年,许多以此为主题的影视、报刊作品浮出水面,却把那段悲壮的历史弄得像个偏执凉薄的笑话,我相信到不了明年,《一个时代的侧影》就会把其他诸多“抗战概念股”对比成垃圾。
全片用民间的、民俗的、有生活质感的细节,来描摹战争天空下中国百姓的生活图景,公布 的影像资料大多前所未见,他们还采用了英、美、苏等国家摄影师在中国拍摄的大量影像,包括日本侵略者留下的资料,也以完整状态出现。像1937年那一集,就用了日本的宣传片,反映南京沦陷后所谓进入正常秩序的市民生活,街道上的中国人必须佩带日本国旗。还有日军向难民发放良民证,要求中国士兵主动自首。一些裁缝和做苦力的人在被检查手掌后,被当作“可疑的人”带走。画面上,是几个身着臃肿长袍的中国青壮男子向手持刺刀的日军点头哈腰。当我目睹到这一幕,几乎不忍再看下去。
该片在制作过程中,肯定有着很清晰的蓝图,编导人员知道什么样的片子是好的,也知道怎样才能实现那种好而不是起到相反的效果。“把这些资料作为节目的主干呈现给观众,而不强加给它我们主观的解释和评说”,陈晓卿在后记中写道。把生动的细节和真实的画卷展示给观众,同时还能控制住自己的表达欲,在该安静下来的时候不多嘴,把思考的余地、评说的权利留给观众,善莫大焉。
北平沦陷后,辅仁大学缪金源教授给友人的信中说:“全家长幼均多病,以贫困故,概不服药”。然后片中出现成为汪伪政权教育督办及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的周作人,他说自己有了这样的职务“可以更方便地照管北大校产,维护华北教育”,随即又引用了他的日记,“和森介绍绍兴成估衣庄来,留狐皮衣裘二领,共千五百元”,然后,任志宏用平静的语气念道,在1941年这一年里,周作人全家使用仆人十三人,物质生活非常阔绰。
这套纪录片隶属央视“见证·影像志”系列,但依我看,以影像而志,还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任务。因为我们向来缺少用影像记录历史特别是个人历史的习惯,所以遗留下来的那些为数不多的资料就弥足珍贵,一用再用。《一个时代的侧影》中1944年那集,日军攻占独山,陪都危在旦夕,蒋介石调集他能调集的一切军队,片中称一些部队从黄河两岸步行2000多公里而来,画面上出现的是一群士兵像拔河一样,用力拉拽一门深陷在河沟里的大炮,大意是表现中国军队的艰苦跋涉。过了没两天,我在东方卫视看到另外一部抗战记录片,同样的画面在用在屏幕上,表现的却是日本军队在华步履维艰,陷入泥沼不能自拔云云。
但即使没有这些画面,全片冷静而形象的文字感染力也属一流。更难得可贵的是,《一个时代的侧影》下了许多笨工夫,挖掘出历史的边角余料,素材之丰富,征引之广博,探究之细微,我认为是超过了今年风行一时的《非常道》。
这是一本可以从任何一页翻起的书。买到后,我随手一翻,看到1933年第五届全运会在南京闭幕,亚洲飞人刘长春代表沦陷敌手的东北选手发表《告别书》:“诸位有家回去,我们随地漂流。热烈希望下届运动会在沈阳举行,恢复东北河山颜色”,顿时气为之结。
我改动了该书封底的广告语,来总结这部总长度达900分钟的民生历史:“历史会记住他们,哪怕只是留住他们的一个侧影,因为波澜壮阔的战争就是靠他们才熬过来的”。
责编: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