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1981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01日 19:08)
1981年2月5日是农历辛酉年大年初一,山东临沂的农民们又舞起了搁置三十年的龙灯。上一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3.2亿吨,是建国后第二个粮食高产年,棉花、油料产量均创建国以来的最高记录,农民的收入普遍提高,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责任制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春节的农村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在上海,春节成了青年们结婚的首选吉日,集体婚礼朴素而又热闹。新房里都少不了一床当时最受欢迎的金银丝床单。
北京居民春节每户供应4~8元一斤的花茶二两,大料、黄花、木耳各一包,大白菜20斤,一斤粮票豆腐及一斤粮票豆制品,部分小吃店增添了平时不供应的"蜜三刀"等小吃。
1981年初春的北京,旅游景点里多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在北海、故宫,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穿上当时最时髦的服装,结伴来观光旅游。一些照相点推出了快速冲印的服务,让游客们尽快看到他们在底片上的形象。
天安门广场是来北京旅游的人必定要去的地方,随着八十年代的到来,这里也慢慢褪去了政治的色彩。甚至还外国记者在猜测,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还会悬挂多久。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和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革”的反思是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同时会议还对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做出总结和评价。
李晓斌1981年时,在天安门广场旁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当工人。1976年,群众自发在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由于四人帮的迫害,媒体的记者不允许进入广场拍照,一些民间的摄影爱好者用相机纪录了这个历史时刻。李晓斌就是这时开始端起相机。从著名的“四五事件”,到粉碎四人帮的游行,再到拨乱反正时期的上访,李晓斌尝试用个人的视角,通过胶卷来纪录社会生活。
1981年的街头已经看不到革命委员会的标牌和各种标语、大字报,曾经动乱过的城市显得平静安详。李晓斌也把视野投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在他的照片上,人们的穿着越来越鲜艳,衣服已经从曾经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爱美的女性也烫了卷发。许多人开始拿起照相机,把镜头对准亲朋好友,对向美好的生活。公园里,一些年轻人跳起了迪斯科。
1981年,随着上山下乡运动彻底结束,1000多万知识青年陆续返城,城市里年轻人的身影顿时多了起来,大学生是这个时候的骄子。
1981年,24岁的大三学生谭盾正在尝试创作他的第一部交响乐。三年前,谭盾带着一把缺弦的二胡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1979年,素有小提琴教父之称的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来到中国访问,作为中央音乐学院“文革”后招收的第一批作曲系大学生,谭盾和同学们一起领略了大师的风采。
虽然斯特恩诠释的作品和演奏技巧对学习弦乐的学生更具实用价值,但他谦和幽默的大师气质,和他倡导的音乐精神,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里的每一个学生。对于谭盾来说,大学的生活和以往的经历如此不同,需要他投入全部的身心去学习,去探索。他曾经从中吸取营养的湖南民俗音乐,和他在学院里接受的西方古典音乐产生了激烈的碰撞。
1981年,曾经在湖南农村插队的谭盾,在他的第一部交响乐中加入了大量湖南民俗音乐的成分,这在当时被称作是先锋和前卫。
多年以后,谭盾在继续探索音乐的过程中说:“我一直在寻找一种形式,能够让古典音乐跟未来科技的演变同步发展,这种发展能够将原始的音乐、民间的文化,从人类学的角度,原汁原味的保存下来。”
后来,谭盾大学的同班同学刘索拉根据在学校的经历,创作了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小说中的大学生热爱音乐,才华横溢,已经萌发的自我意识和现实生活的荒诞之间,青春气息和陈旧僵化的教育体系之间,总是冲突不断,而寻寻觅觅的选择过程却显得如此艰难。
在刘索拉小说中骚动不安而又充满创造力的年轻人,大多可以在她的大学同学里找到原型。在《你别无选择》的最后,学生们毕业离开音乐学院,小说的最后几行文字写到:"他感到从未有过的解脱。仿佛置身于一个纯净的圣地,空气中所有混浊不堪的杂物都荡然无存。”小说中的欣喜和叛逆,正是八十年代大学生精神的写照。
刘索拉后来是新时期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而谭盾也成为蜚声世界的著名音乐家。
1981年元旦,《学位条例》正式开始实施,规定我国的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我国的学位制度由此逐渐走上正轨。
然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一部分经历过上山下乡后返城的年轻人没能得到进一步学习的机会。他们找不到工作,户口放在街道。从“文革”开始,对这一代人的称呼从红卫兵变成知青,而如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又被称为待业青年。
后来,上海电影厂拍摄的《大桥下面》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群人。龚雪饰演的个体裁缝秦楠在插队时有一个私生子,她把孩子带回了上海,也因此承受周围人们的歧视。张铁林饰演修自行车的高志华,他因为上山下乡的耽误,31岁还没有结婚。
相似的插队经历让两个人走到一起,在为生存而奋斗的过程中,两个年轻人一起面对过去生活带来的伤害,最终相互理解。
1981年,上海有两万多个秦楠这样的街头个体裁缝摊,他们让上海街道上的颜色丰富起来。1981年的《人民画报》用图片报道了上海女装的流行新趋势,米色和豆沙色的套装,各种颜色的马甲、春秋衫,还有各种款式的裙子,都应时应景流行,一些时装的价格卖到了一百元一件。
然而,生活虽然越来越丰富多彩,但年轻人对生活的困惑并没有减少。
1980年的五月,《中国青年》杂志社收到了一封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杂志社经过认真的讨论之后决定刊登这篇文章。这篇署名为潘晓的文章,表达了对生活的困惑。“文化大革命”虽然已经结束,但相当一部分的青年人还是觉得自己上当受骗,感到委屈苦闷。从1979年复刊以来,《中国青年》是年轻人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份杂志。潘晓来信引发全社会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仅仅一个半月的时间,《中国青年》杂志就收到了三万多份稿件。
1981年5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的《莫让年华付水流》开始公映,这部在上海拍摄的彩色纪录片也是用电影的方式参与了人生观的大讨论。
《莫让年华付水流》获得了第二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
1981年5月23日,第一届电影“金鸡奖”在杭州揭晓,这个奖项因为是在农历鸡年创办而得名。八十年代初,中国的电影人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上海美术片厂阿达导演的《三个和尚》获得这届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这部动画片人物设计造型别具一格,全片没有一句对白,音乐把佛家色彩与现代风格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句民间谚语被动画片《三个和尚》演绎得生动活泼。
故事片《巴山夜雨》成为第一届金鸡奖最大的赢家。影片讲述了“文革”时期,从重庆到武汉的一条江轮上发生的故事。张瑜饰演的红卫兵刘文英,在押解现行反革命分子秋石的途中,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去了解别人的苦难和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