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岁月——走过那座村庄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19日 15:58)
56年前,一位17岁的甘肃少年袁国祥在张掖解放的第3天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他用缴获的“莱卡”照相机记录了新疆解放初期的风云岁月,今天,人们称他为“将军摄影家”。
《豆选》这张照片是1952年2月在蔬勒县一区一乡,减租反霸即将胜利的时刻拍下的,当时广大农民斗地主、分粮食,他们铲除了封建制度和保甲制度,要实现农民当家作主选举干部的权力,当时的农民,每人发了一颗苞谷粒,让他们在这一排候选人后面的帽子里投玉米,谁被投的多,谁就是村长,那次选出的是中间这一位叫玉素普阿洪,即喀什地区第一位村长。
当年,蔬勒县的昆那克村是一个贫穷的村庄,就在袁国祥按下快门的时候,昆那克村刚刚被解放的阳光唤醒,正在经历一场规模宏大的社会变革……
解放前,新疆各少数民族生活在封建农奴制、无偿劳动制、高额地租和雇佣劳动制的状态下,这三种制度把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交织在一起,新疆农民受的苦要远远高于内地的农民。
1951年夏天,有13000名地方干部和4500名解放军,风尘仆仆的走进了新疆9个专区、58个县的147个重点乡村,在有400万人口的农业区进行减租反霸、民主改革。
在那场新疆历史上空前的农民大翻身运动中,袁国祥穿行在南疆农村的一个又一个村庄之间,他用照相机凝固了一个又一个的时代面孔。
他在蔬勒县塔孜洪区6乡,发现了一个受苦最深的人,他叫沙木沙克,沙木沙克从小给巴依放羊,放了40多年羊,从17只羊放到1000多只,他的一双皮靴穿了40年,一件皮大衣穿了25年,有时候吃野草,晚上和羊群睡在一起,他听说人世间有一种东西叫钱,但他从来没有见过钱,他听说有一种热闹的地方叫巴扎,但他从来没有赶过巴扎。
在后来的诉苦大会上,沙木沙克披上他穿了25年的烂皮袄,向解放军和村民们演示他背着羊群过河的情景。分财产的时候,工作队按照小说《暴风骤雨》中描写的方式,让苦大仇深的人先分。沙木沙克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房屋、牲畜和粮食,解放军还给50多岁的沙木沙克做红娘,帮他成了家。这名老羊倌的故事和新疆农村的苦难与欢乐都被袁国祥定格在了他的底片上。
历时5个月的减租反霸建立了基层政权,解放了新疆农村的生产力,就在这次运动中,袁国祥的工作队里来了一个维吾尔族小伙子,他们在一起走村串户搞调查,发动农民斗地主。短短几个月中,他和这位维族小伙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51年冬天,当他们分手告别时,两人的感情已经到了依依不舍的程度。
袁国祥和这位小伙子的第二次见面是在3年以后的1954年,那个时候,部队给许多村庄赠送了大批的新式农具,新疆农村在军队的帮助下办起了几百个农业合作社。这个小伙子也成长为色满乡的干部了,就在他感谢军队的一瞬间,袁国祥给他的好朋友拍下了唯一的这张照片,从那以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袁国祥最近萌生了回到南疆军区寻找老朋友的念头,他相信凭着这张合影,一定可以找到50年前的老朋友,
1949年12月1日,袁国祥拍摄了喀什解放的历史性照片,从那以后,一直到1993年离休,他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45年。这里的一景一物,对于他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从一个摄影员到副军职将军,袁国祥把喀什发生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都留在了照像机里,在那个消息相对闭塞的时代,袁国祥的照片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一个真实的喀什。在拍完豆选的照片以后,1954年,他拽着牦牛尾巴走了7天,爬到海拔5200米的桑株达坂上拍摄了《驼铃叮咚越昆仑》。 解放军报刊登了这张照片,引起了强烈反响,就是这张照片让全中国看到了新藏公路没有开通前独特的运输景象,而这次拍摄的代价,是袁国祥的两名战友牺牲在了暴风雪里,永远的留在了昆仑山头。
张非是袁国祥的战友,曾经当过15年的喀什市委书记,他精通维语,被称为“会讲古兰经的汉族阿訇”。他陪伴着袁国祥开始寻找当年的维吾尔族小伙子。
然而袁国祥走遍了蔬勒县附近的村庄,他要找的那位小伙子的线索已经彻底断了,这名维吾尔族朋友的身影仿佛已经融化在岁月风尘和乡村景物之中,历史留给他的仍然是一个回忆。
袁国祥这次回到喀什,还顺便想寻找另外一张照片上的人,这张照片是减租反霸土地改革结束后,他在喀什一中拍摄的,在此之前,喀什的少数民族学生只能到1500公里外的乌鲁木齐才能读中学。50年过去了,教育是否改变了 这些孩子们的命运?袁国祥打算在报社刊登寻人启事。
寻人启事登出的第3天,袁国祥就在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找到了线索。照片人的14名同学,已经找到10名,袁国祥以后将逐个采访他们……
带着深深的遗憾,袁国祥要离开喀什了,他准备路过那座村庄时,再去看一看,没想到,就在这里他找到了老朋友的后代,而自己的朋友吐逊买买提已经在十年前离开了人世。
袁国祥去为老朋友上了墓,也终于在这趟怀旧之旅的结尾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责编:红立 来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