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地理 > 时代的面孔 > 正文

生正逢时 之二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19日 17:50)


  对于一个传统的大家族来说,长子、长孙总是占有特殊的位置,吴瀛的长子,剧作家吴祖光当然也不例外。

  吴祖光自幼强于文字,在他十八九岁的时候,时任南京国立戏剧学校校长的四姑父余上沅看上了吴祖光的文采,邀他做了自己的秘书。

  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开始,一天,父亲吴瀛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了抗日联军著名青年将领苗可秀英勇殉国的事迹,非常感动,他把报纸寄给了儿子吴祖光,希望儿子能以此为素材创作一个剧本。

  从此,有整整四个月的时间,吴祖光每天晚上都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写剧本。等写好后,就拿个校长看。校长称赞之后,却把事情忘得干干净净。过了五六天之后,吴祖光实在按捺不住,便把剧本又偷了出来,交给了教务主任曹禺。曹禺读过之后,十分的高兴。那时候校剧团刚刚成立了,他们正需要这样的剧本。曹禺马上把这部名为《凤凰城》的话剧排了出来。

  随着《凤凰城》的上演,从中国到东南亚,年轻的吴祖光一炮而红,被人们称为神童剧作家。从1937年到1947年,吴祖光先后创作了十一部话剧,事业达到了顶峰。

  吴祖光在文艺战线上一出现,就是一个斗士。他的一生都主持正义而不屈服,戏剧就是他的武器。在国民党时期,吴祖光的戏全带战斗力,在台词里说吃炸酱面,就是把蒋炸了,拌面吃。在他的《钟馗捉鬼传》中,钟馗捉鬼,鬼越捉越多,最后鬼把钟馗捉了,扒光了之后,夜里扔在了马路上。 钟馗指的是国民党,而取得最后胜利的则是共产党。

  在吴祖光的创作巅峰期,他和夏衍等进步文化人士成为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借助写作,他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黑暗面进行无情的讽刺批判。他的行为激怒了国民党政府,后来,吴祖光被迫离开上海,前往香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吴祖光从香港回到北京,继续从事编剧和导演工作。


  1951,在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介绍下,吴祖光与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结为夫妻,这段姻缘后来成为艺坛佳话。

  1954年吴祖光在离北京王府井东面不远的地方买下了马家庙的四合院大房子,把母亲和病中的父亲从上海接到了北京。

  结婚生子,安居乐业,事业辉煌,1954年后的三年间,是吴祖光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在随后到来的1957年,党号召各界人士大鸣大放,帮助党内整风,希望通过整风,改正缺点。但是事件的发展却出乎人们的预料。全国共有五十五万人被打成右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

  吴祖光也在这次运动中,被错批为右派后,妻子新凤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人劝她与丈夫离婚,她却说“王宝钏等薛平贵18年,我要等他28年。“


  1958年,吴祖光被遣送北大荒劳动改造,在一篇文章中他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在那春寒料峭的早晨,我将启程远行的时候,妻子陪同我去和父母告别,父亲完全不知道我为何出门?去向何处?只是满面笑容地和我点头,而母亲在背过身子流泪,妻子在我出门登车时竟忍不住大哭起来,我就是这样离家远行的。离家后第二年春天,已经接近六月,北大荒进入热烈的大田劳动,工间休息,司务长送水递给我一份“父病故,速归,母亲的电报。父亲去世了,而我远行万里,我眼前立刻涌现我拜别父亲时他的满面笑容,我的心在滴血。”

  1960年,吴祖光终于回到了北京。一年后,他被摘掉了“右派“帽子,并和妻子新凤霞合作拍摄了电影《花为媒》。

  1966年,文革开始了,吴祖光再次受到批判,被遣送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此时,在一家人生活了多年的马家庙,挤进许多人家,原本宽敞的院子变得狭窄局促。1967年,一家人被迫离开了这里。文革后,落实政策,妻子新凤霞想追回马家庙的损失,可吴祖光却说:“当年这么多的文物都无偿捐献了,现在还在乎这些钱,我看就算了。”

  1976,一个崭新的秋天。就在举国欢庆新时代到来的时候,新凤霞却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舞台。文革中受到的过度摧残让她身患脑血栓并造成左偏瘫。对一位演员来说,这是怎样残酷的折磨和无情的考验呀。面对如此强烈的人生道路的转折,在丈夫吴祖光的鼓励下,只有小学文化的新凤霞开始拿起笔,希望用写作的方式继续自己的艺术生命。

  在新凤霞看来,人生有失有得。没有读过书的她学了戏,但是命运又不让她唱戏了,她就学着写东西,画画。她的每一幅画都是丈夫为她题字。在她看来,夫妻间的和谐和互相关爱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齐白石先生曾经对吴祖光夫妇说过,吴祖光和新凤霞两个人就是一幅很美的画,吴祖光、新凤霞,那么霞光是最好的色彩,也是最热的色彩,也是最给人力量的色彩。有时候新凤霞有些自卑,齐白石先生就宽慰她道,你不要自卑,应该自豪,你的光就是你的力量,你的霞就是给他支持。

  “ 不屈为至贵,最富是清贫。” 经历了狂风骤雨的吴祖光,一辈子也没有改变自己乐观的性格和做人的原则。

  吴祖光的儿子吴欢对父亲耿直的性格最为清楚,他记得在自己从电影学院毕业的时候,写了一个剧本叫画圣吴道子,就是在评奖的时候,被专家一致看好评为一等奖。当时文化部的一位领导人,因为和吴祖光的矛盾,就要把吴欢的作品放到三等奖,吴欢不服,就找到了更高领导人的孩子。他十分得意地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亲,结果被父亲大骂了一顿,并不准他出门。吴欢对此记忆犹新。

  作为一名剧作家,在吴祖光的日程表上,还有很多创作构思有待实现。他渴望在和平年代达到自己的另一高峰。

  1991年,吴祖光又用另一种方式出名了。两位女孩到北京某超级市场购物,付款出店后,被两名男售货员追回,诬赖她们偷了东西,强迫打开提包,解开外衣,接受检查,但没查出任何赃物。两位女孩不堪受辱,向朝阳区法院提出了诉讼。后来吴祖光先生立刻提笔写下了题为《高档次的事业需要高素质的员工》一文,在《中华工商时报》发表。原本已经败诉的商家却把吴祖光给告上了法庭。此事发生后,引起海内外传播媒介的广泛关注,三年后案件一审判决,吴祖光胜诉。

  1998年4月12日,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新凤霞患脑溢血去世,告别了她携手多年的老伴儿,走完了自己71年的人生历程。


  在新凤霞去世后,吴祖光连发三次脑血栓,给他造成了病理性的痴呆症。在后来的一篇“回首往事”的祭文中,吴祖光这样写道:“在凤霞天天坐的座位上,书桌旁,清晨、黄昏、灯下,总恍惚凤霞仍旧坐在这里,但她却真的不再回来了……现在我总觉得她的痛苦全是我的过错,我终生不能报答她了……为了纪念亲爱的凤霞,且不再牢骚、不再怨恨、安然度过余生、晚年吧。

  2003年4月9日,著名的剧作家吴祖光先生走完了86岁的人生。

  在女儿吴霜看来,父亲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生命。他的一生可以用他生前常说的一句话来形容:“生正逢时”。早年吴祖光曾经作诗云,生不逢时已至此。后来吴祖光常常和女儿说,生不逢时,那是大家经常说的话,我觉得这句话不好,。。隔了几天,他说,想出来了,生正逢时!大家拍案叫绝。这是吴祖光对生命的一个总结。他说我生活上什么都赶上了,我与众不同之处,我就是生正逢时,因此这个时代才造就了一个人。


  2004年4月11日,著名的剧作家吴祖光和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夫妻骨灰合葬仪式在北京举行。

  2004年5月3日,已故的艺术大师吴祖光先生和新凤霞女士被美国世界艺术家协会追授了“艺术大师”奖。

责编:红立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