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兄弟情 最经不起考验的就是友情
《投名状》被陈可辛视为拍摄得最艰难的一部戏,这种艰难从讨论剧本就开始了,八个编剧一会儿对立,一会儿又站在同一个立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这是陈可辛之前从未碰到的。而到实际拍摄的时候,开场截军粮的戏就足足拍了一个月,因为擅长拍“飞来飞去”的武指程小东总也找不到陈可辛所要的“现实感”。这让陈可辛彻底崩溃了。“几千万美元的投资,那么大牌的演员,和李连杰刘德华都没合作过,我的压力很大,每天到现场都不知道要和他们讲什么。我从未崩溃过,但是这部戏开拍一个月我彻底崩溃了,和小东完全找不到感觉,第一场截军粮的戏就拍了一个月,那这部戏不是要拍一年吗?我完全看不到结尾,当时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完结,我真的想放弃了。”与此同时陈可辛又犯了哮喘,赶回香港治病,他是抱着不回来的心理的。但是太太吴君如说,你一定要坚持下去。也正是因为君如的支持,陈可辛才继续回来拍《投名状》。
在拍射杀苏州战士的戏时陈可辛是有些犹豫的,因为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英雄》。“这场戏重要的是表现杀人者的心态,是李连杰的写实主义与刘德华浪漫主义的对抗,所以我希望能在细节上下工夫,但程小东是擅长拍大概念、大场面的,你会看到如何快速出招,但是看不到对方是怎么死的,他讲究武侠中虚的概念。但是除了虚跟实之间的区别,还有就是有细节和没细节的区别,所以我告诉小东这次我要细节,因为有细节观众看到的是生活,没细节看到的就是电影。最终程小东让我看到了他拍细节的能力。”
关于上映 逃离两个死胡同
《投名状》云集了目前香港最具实力的一线幕后阵容,像音乐金培达和陈光荣这两个大牌都是一等一的高手,竟然也联起手了。陈可辛说,一方面是因为这部戏有它的魅力,另一方面时间跨度太长,一个人也根本做不完。其实音乐改了很多次,也是他最担心的,因为到最后一个礼拜他还对很多地方不满意,结果最后一个礼拜就全都对了,“这就是命,每部电影都有它的命。”
映后,观众对片中演员的表演给予了很大的肯定,认为三大主演都有突破性的演出。陈可辛透露,其实最早他是想让金城武演老大的,因为“他在《如果·爱》里的记者会上看周迅的眼神,特别像阿尔·帕西诺。”但是年轻一点的谢霆锋、陈冠希都还没有这个重量和他搭配,所以还是决定用年龄大一些的,这才找李连杰和刘德华。但是如果让刘德华演老大又很没新意,因为他演过太多这样的角色了,所以最后才决定用现在这个顺序。
对于海外预售以及北美上映的情况,陈可辛说,李连杰在片中打得不多还在其次,关键是外国人能否接受这种非主流的叙事,“美国观众是不看字幕的,但我还是在做这个尝试,就是逃离中国电影的两个死胡同:一个是艺术片,一个是武侠片。我的电影语言是国际的,是没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这部电影也是在打破这两个死胡同。虽然一定会在北美上映,但是规模有多大真的不好说,所以我很希望这部电影在国内会取得很高的票房,因为越高他们就越不会忽略这部戏。”
责编:刘岩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