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往期宝物回顾

缂丝《群仙祝寿图》

央视国际 2004年04月12日 17:44


  藏品名称:缂丝《群仙祝寿图》

  收藏者:徐静

  藏品来历:这是我父亲过世时留下的。他只说这是一件好东西,叫我好好留着。后来有朋友看了说是宋画,但上面又没有名字,不好说。那时我看着像绣品,但又没有凹凸感。

  藏品特征:这幅图的题材是群仙祝寿,人物以王母娘娘、八仙和福、禄、寿三星为主,描绘的是在蟠桃成熟的三月三,王母娘娘大摆寿宴,邀请群仙赴蟠桃盛会为她祝寿,王母乘凤于云间,下有群仙献桃献酒。人物、河流、树木、小草等各个景致都是先织出轮廓,细微处再用笔描绘,整幅作品用色娇艳但不俗气。

  相关背景资料:缂丝工艺最早起源于汉代,到了唐代才有用丝线制造的缂丝。从宋代开始,特别是南宋,缂丝作品开始从实用品转向纯艺术品,并出现了许多缂丝画。缂丝画是以名人绘画为稿本,利用通经断纬工艺制造的艺术品。宋代、明代留下的缂丝画相对较少,在清代,缂丝画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流传下一些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作品。在清代以前,缂丝画主要以文人画为稿本,在清代,缂丝画主要以表达祝福、吉祥的绘画为稿本。 


  鉴定专家:阮卫平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员 从事宫廷器物研究鉴定工作二十年

  专家评述:这件缂丝《群仙祝寿图》,它首先是用缂丝的技法,织出花纹的轮廓,然后再在上面,用笔画出花纹的细部,也就是说,画面中的人物,比方说画面中的人物,它先是用缂丝技法织出来的,然后再画出其五官,或者衣服上的花纹,这种画和缂丝的结合,是在清代乾隆时期,已经有大量的生产了,乾隆时期的缂丝画,缂织的成分比较多,画呢很少,这件呢画的成分比较高,相对缂丝而言,它就降低了其价值,今年年初翰海迎春拍卖会上,有一件缂丝《群仙祝寿图》,其版本与这件是一模一样,它给的底价是,八万(元)到十二万(元),我之所以给它十万(元)呢,首先它保存基本完好,时代也不晚,应当是清代中期的作品,再有呢,古时有一种说法,就是说一寸缂丝一寸金,所以给它十二万(元),应该是合适的,我相信随着社会,对丝织品的认识(不断提高),它还会有所升值的。

  专家鉴定团估价:120000元人民币

  (本文内容由CCTV《艺术品投资-鉴宝》栏目提供,若无专项许可,请勿转载。)

(编辑:红立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