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特别策划】3月7日两会视点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7日 18:15 来源:CCTV.com
    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CCTV.com消息:3月7日上午10时全国政协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主题为"积极建言献策、共绘'十一五'蓝图"。政协委员吴敬琏、林毅夫、赵忠贤、邱晓华、鲁志强出席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2006“两会”互动]

  下午3时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就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外交政策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视频回放]上

实录:李肇星外长记者会招待会 视频上

妙语:李肇星记者会答问 幽默博得掌声一片

实录:7日政协新闻发布会吴敬琏等答记者问

特写:记者招待会上让人会心一笑的四个画面

李肇星:

希望美方认清"台独"分裂势力及危险性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7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就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外交政策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李肇星指出,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最大因素,我们希望美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认清“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危险性,切实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不向“台独”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详细>>

吴敬琏: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存在四大体制障碍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7日上午在全国政协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表示,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性障碍有四个方面:

  第一,各级政府仍然保持着过大的资源配置权力。第二,政绩。GDP的增长率变成首要的考虑。第三,财政收入。要求产值的最大增长。第四,要素价格、资源价格扭曲。详细>>

[网评天下]

李肇星外长答记者问

    3月7日下午3时,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就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外交政策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网友【肖恩70岁】外长回答问题从容、淡定、不卑不亢,很有大家风范。外长发言是缓和的,但是态度是坚决的,坚定的。详细>>

[特别关注]

大学学费20年上涨25倍

    要问20年间什么价格上涨速度最快,上学费用自然位列其中。20年前,大学学费只有200元,现在已经冲上5000元大关,涨幅高达25倍。这个惊人的数字,让孙继业委员十分忧虑。详细>>
  背景:教育收费历史沿革

[高校收费]

王宗光建议高校收费进行听证

   政协委员王宗光在谈到高校乱收费问题时说,高校是否乱收费不能一概而论,因为高校收费是个系统工程,决定权不在高校,并且受到很多部门监督。

  但现在高校的收费标准越来越高,确实需要引起注意,建议引入听证机制,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物价部门、高校和社会代表等参与,对高校的各项收费标准发表意见,给学生和家长传达更多的资讯,增加收费的透明度。详细>> 

  ▲大学校长谈乱收费:学校越好收费越低

[教育红包]

人大代表遭遇“教育红包”

    “我就是‘教育红包’的受害者。”全国人大代表迟夙生日前讲述了自己遭遇红包的经历。

  身为法律工作者的迟夙生说:“表面上看老师收红包是一种隐性违规收费,但从法律上讲,老师收受红包是典型的受贿行为,社会危害极大,应该加强监管和严厉打击。”

  “最可怕的是,‘教育红包’现象很容易在孩子的心中留下烙印,孩子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就可能潜意识地接受这种观念,由此带来的损失恐怕是多少年也挽救不回来的。”详细>>

[岩松信箱]

东方时空:农民看病谁掏钱

    病了,谁来掏钱治病,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在农村里这个问题是更加明显。因此从2003年开始这样进行试点的时候,农民朋友的支持率是很高的,达到是77%。但是究竟效果怎么样呢?详细>>

[两会数字]

千亿元投资未能换来汽车自主品牌

    “虽然我国对汽车产业有1000亿元巨额投资,甚至存在产能过剩,但除了奇瑞、吉利等极少数外,却没有几个叫得响的汽车自主品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61基地党委书记高德铭说。详细>>

[医改]

代表委员会诊医改瓶颈:应该怎样改?

    “是以保障人民健康为首要目的,还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减轻人民群众的医药负担,还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国家经济负担?”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连达委员直指医改目标不明确,医疗机构性质与定位不明确,导致过分追求经济利益,造成百姓看病贵、看病难。详细>>

[医疗]

免费医疗在中国为何就行不通?

    卫生部部长高强说:“如果再建一个特别低水平的保障制度,老百姓也不会满意,但是建高水平的,无论如何做不起来”。公立医院的创收机制是医疗保障体制上的主要问题,这个机制不转变,民众看病贵的问题就很难解决。

  政府的行政意愿是医疗体制改革的决定因素,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在中国之所以"行不通",根源在于中央和地方财政能否承担。详细>>

[购房花销]

萧灼基:购房花销应该免征个税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在谈及如何减轻市民购房压力时提出一个观点――老百姓用于购房、按揭的费用,不应该纳入个税征收范畴之内,即实行税前买房。他说,政府应该给出政策支持税前买房,政府此举可以起到既能够减轻老百姓购房压力,又能刺激百姓购房消费“双赢”的效果。详细>>

[抢救文化]

张海:抢救中国传统节庆文化迫在眉睫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说,中国传统节庆文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流失、消逝甚至湮灭着,全社会有责任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来抢救具有深刻内涵的中国传统节庆文化。张海代表认为,节日文化在民族凝聚力方面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具有培育民族精神、捍卫国家文化主权和世界文化话语权等功能。详细>>

[时评?新农村]

争试点换不来“新农村”

    试点不是不可以搞,但是切忌一刀切,把所谓经验不切实际地推而广之,此其一;其二,更不可以此为由头要钱要物要政策,须知中国之大,又有多少更穷、更急需关怀的地方?其三,退一步说,仅靠要政策、要资金能要来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吗?“三农”专家杜润生上个世纪80年代就总结说,给钱给物不如调动农民积极性。当年包产到户是这样,如今建设新农村还应当是这样。详细>>

[时评?农村消费]

让农村消费“火”起来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然而长期以来,消费不足,特别是农村消费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

  我国最大的消费市场在农村。只有多方努力把农民的潜在消费需求变为有效需求,让农村市场“火”起来,内需才能真正扩大,经济发展才能有强大的动力。详细>>

责编:王丽华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