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新闻


2002上半年医药行业景气稳步攀升   
08月15日 13:34

    中国统计信息网消息:

    今年以来,医药行业生产经营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经济效益提高,整体运行较为平稳。受此牵引,医药行业景气攀升,企业信心稳定加强。

    一、生产经营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一)今年以来,医药生产经营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据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监测,今年1-5月份,医药工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完成124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7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47个百分点;医药工业增加值完成36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1-5月份,医药工业累计完成销售产值9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8.9%。从今年前5个月的生产形势看,医药工业生产始终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幅度,各项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均较上年同期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医药进出口稳定增长,势头喜人。根据海关统计,1-5月份,医药行业完成进出口总额29.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医药商品出口形势较好,除中成药出口减少外,其他各类商品出口均有所增长;进口增势减缓,近两年来进口势头过猛的状况得到初步扭转。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加工贸易出现加快迹象,国际跨国制药公司“转移生产”战略开始初步显现。

    (二)医药工业经济效益较去年增长,重点行业出现差异。

    在重点行业生产增长稳定的同时,化学制药工业生产增长较好,但中药生产增长减弱。1763家化学制药工业企业共完成总产值80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1个百分点。1261家中药工业企业共完成总产值268.5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化学制药工业和中药工业作为医药行业的两大重点行业,在今年前5个月中出现了强弱不同的差异性发展。化学制药工业作为医药行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势头较好,效益增长较快,为医药经济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但销售利润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中药工业销售利润率较好,但增长趋弱,发展趋缓,值得引起关注。

    二、医药行业景气度平稳攀升

    日前,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经济运行局会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1200多家医药行业的企业进行追踪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医药行业景气度呈上升态势,一季度综合景气度-0.23,二季度综合景气度0.07(虽低于预期值,但较一季度仍有大幅上升),三季度综合景气度预期值看至0.11。

    由此可见,医药行业自去年年底受国际环境低迷、入世带来挑战等因素影响的景气度偏低的情况有所好转;全行业自今年年初开始复苏,行业抗干扰能力恢复,企业信心重新树立。

    (一)销售收入、销售利润、固定资产投资带动景气攀升。

    对今年二季度的宏观经济环境,29.7%的企业认为较一季度转好,56.7%认为基本没变,13.6%认为有所转差。宏观经济环境景气度因而表现为0.16,与一季度0.13处于同一水平。与此同时,对今年二季度的企业总体经营状况,39.1%的企业认为较一季度为好,46.8%认为基本没变,14.1%认为差些。企业总体经营状况的景气度表现为0.25,比一季度0.02有了较大提升。反映企业总体经营状况的景气指标明显好于反映行业所处经济环境的景气指标,说明二季度企业总体经营不俗,成为推动综合景气度上升的重要动力;而行业体制因素仍有所制约行业的发展。

    从分项指标看。首先,季节性销售旺势给企业以良好支撑局面,二季度企业的销售收入、销售利润两项景气度进入正向较好区域,分别为0.20、0.09,较一季度升高了0.24、0.22。其次,固定资产投资在二季度继续扩大,带动医药企业加速运营,二季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度表现为0.25,较一季度升高了0.16,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着重于提升质量、更新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再次,在以上较旺形势下,企业订货数量随之上升,而产品销售价格虽然还在下降但较一季度已经有回稳趋势,为企业今年余下时间的生产经营创造出好的条件。但同时,较为旺盛的生产导致企业产品库存增加,是否会引起产品积压,应引起企业高度重视。

    从区域情况看,二季度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综合景气度由高向低递减,东部为0.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西部分别为0.05、0.0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东部各分项指标的表现均远高于中部、西部相应指标的表现。

    东部的强劲表现缘于企业销售收入、销售利润大幅提高,缘于固定资产投资放量的带动作用,企业资金运作能力也告增强,消极因素是受到产品降价影响较大。中部、西部地区同样主要受到上述条件的支持与制约,但总体表现相对衰弱。那么,越往西去的企业,其不论恢复能力、或灵活性,都越较东部企业有更大差距,加强适应能力是这些地区企业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

    (二)预期三季度医药行业景气在二季度基础上继续稳固。

    三季度医药企业综合景气预期为0.11,在二季度基础上继续稳固,为全年医药行业取得较好成绩奠定基础。

    总体来看,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总体经营状况均支持三季度情况继续向好。从分项指标上看,企业销售收入、企业销售利润仍然给企业以较高期待,以上两项指标在三季度的景气预期分别为0.32、0.21,预期均高出二季度0.12,显然是对二季度特征的延续;同时固定资产投资的推动作用继续存在于企业的盼望中;减少产品库存的预期在企业中开始普遍。

    从区域情况看,三季度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医药行业综合景气预期极为接近,分别表现为 0.12、0.09、0.13。可以看出,虽然西部地区的逆转行情滞后了东部、中部地区一个季度的时间,但是受西部大开发的持续影响,西部地区的启动愿望明显强于其它地区,其企业总体经营状况景气预期为0.31,较东部高出0.05,较中部高出0.18就具有明显的说服力。此外,西部地区企业的宏观经济环境、企业销售收入、企业利润、企业订货数量和企业资金运用情况五项指标也好于东部和中部地区。

    三、药品降价,企业有更多说法

    回顾近5年来,我们先后10次降低药品价格,这样的高频率降价,说明政府在药品价格管理方面的决心,说明管理部门在消除医药暴利上下了工夫。但是,最终消费者却认为药品降价并没有太多反映到自己身上,认为药品降价效果平平。就此,继续对1200余家医药企业进行了调查。

    就近年新药推出的周期,39.0%的企业表示周期缩短,新药会更快地投放市场;34.8%的企业表示与过去几年基本没有变化;另有17.3%的企业表示新药研发周期加长了。既然新药不断投放市场,速度较过去快了,那么为什么反而有30.0%的企业明确承认其推出的新药价格高于原来的药价、45.9%的企业承认新药价格与原来药价基本相同、仅有12.8%的企业敢于声明其新药价格降低了呢?医药企业表示出无奈,承认是力不从心的表现。

    首先是药品降价的政策不透明,一次又一次的降价使企业对价格调整心中没底,价格调整就象悬在企业头上的一把利剑,随时都会掉下来;其次过快频率地进行药品降价,使企业减少进货或不断改变进货量,打乱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等;再次,企业批量出去的各种药品价格不断下降,但企业为扩大销售而付出的中间环节成本并没降低,使企业利润不断见少。当药品降价做到使企业难于承受的程度,即导致部分企业为了维持自身利益纷纷停产降价药品,推出类似的新药并调高价格的行为出现,由此直接导致市场上很难找到降价药品,也就是消费者感觉不到药品降价带来了好处。

    过快频率强令性的药品降价给医药企业造成一些负担。39.5%的企业表示药品降价对企业冲击很大,42.6%的企业表示有一定冲击,以上计有八成多企业在降价运动中感觉受到伤害。

    医药生产企业的注意焦点转向药品流通领域。71.5%的企业认为医院这个环节在药品流通中利润最丰厚,19.2%认为批发商的环节利润最丰厚,7.5%认为是处方医生。医药企业对此的认知反映了我们卫生领域的现状。长期以来,我们的医药行业延续工业-商业-医院的产销链。大势所趋,随着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医疗、保险等体制改革必将逐步深化。可目前医院财政补偿机制尚没有解决,“三项制度”未同步推进,医院“以药养医”的机制没有根本改变,靠卖药以求经费补偿的空间不可能立即得到压缩。当改革从药品销售和定价环节大刀阔斧进行时,必然造成改革原本应触动的“三项制度”终因消费源头不可触动,而被转移到产销各环节,造成体制结构矛盾激化。

    医药企业对药品降价作用的坦率反映,在力促政府进一步调整降价政策,剔除因政策漏洞造成种种弊端。(国家统计局景气中心 陈天晓 李晔鸿 张洁)



责编:杨洁    


相关新闻
上半年烟草、医药行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07月23日 12:34)
医药行业暴利空间巨大 医药分家改革流产成必然 (06月07日 08:10)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