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全程目击医生"秘密"出诊艾滋病毒感染者

央视国际 (2002年12月02日 11:02)

  北京晨报消息:昨天是世界艾滋病日,晨报记者随北京佑安医院的医护人员来到京郊某地,为艾滋病毒感染者小张“秘密”进行家庭诊疗。

  每次出诊都像搞地下工作

  昨天13时,记者与佑安医院的几名医护人员乘坐一辆红色出租车出诊,由于担心人员过多暴露“目标”,一位护士被临时排除在出诊名单外。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行驶,医护人员到达了京郊某地。

  由于艾滋病毒感染者小张没有把家庭住址说清楚,医护人员绕了半天都没有找到。路上多是马车与拖拉机,红色出租车特别显眼。为了不引起注意,大家临时决定,提前下车,步行前往。几经辗转,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中找到了小张的家。

  佑安医院传染科护士福燕告诉记者,现在佑安医院共有20余个这样的病人在“家庭病房”接受治疗,由于社会上还存在对艾滋病患者的排斥情绪,所以他们每次出诊都要秘密进行,先打电话约定见面地点,然后再由病人把医护人员接到家中,以避免他人生疑。

  福燕颇为无奈地说:“没办法,每次出诊都跟搞地下工作似的。”

  小张走出来了,站在门口迎接客人。她显得有些忧伤,但却和善地笑着,见到我们只说了一句:“来了,进屋坐吧。”

  得知有记者,她说“我无所谓”

  房子不大,但布置得十分整洁。当医护人员告诉小张此次出诊有记者陪同时,小张显得有些惊讶,随即漠然地点点头说:“我无所谓。”护士再三叮嘱记者:“说话千万小点儿声。”

  经检查,小张目前病情还算稳定,但需要不断服药控制。

  在与小张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小张是前几年在分娩输血时不幸感染上艾滋病毒的。由于没有及时检查,所以直到生下她的第二个孩子时才发现感染了艾滋病。自从被发现感染上艾滋病后,小张被迫离开了家乡,现在与丈夫一道在北京打工。由于害怕受到周围人的歧视,她没有更多地讲述关于自己的事情。

  与记者谈话间,小张忧伤的目光总离不开正在玩耍的孩子。医护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是母乳喂养,小张的孩子很可能也是艾滋病毒的携带者。当医护人员告诉小张服药方法时,她只看着孩子问了一句:“这药能给他吃点吗﹖”

  出诊很快就结束了,小张再三坚持把大家送到门口,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向大家挥别。看着小张瘦弱的身影渐渐在眼前消失,车上的人一时间竟没了言语。

  他们最需要宽松的环境

  从小张家回来的路上,医护人员不无担心地说:现在社会上对艾滋病人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歧视。在有些地区,艾滋病人往往会被赶出家门,甚至流落他乡。其实,艾滋病人最需要的是让别人把自己当作正常的病人对待。

  同时,社会对艾滋病人的过分关爱有时也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据介绍,有的艾滋病人成为公众人物、媒体焦点之后,失去了一个病人应有的隐私。因此医护人员说,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最好的办法还是让艾滋病感染者隐姓埋名、安安静静地接受治疗。

  记者了解到,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相互关爱,共享生命”。该主题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而言,鼓励他们鼓起生活的勇气,勇敢面对现实,提高生活质量;二是对全社会而言,倡导人们反对歧视,鼓励和动员全社会为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创建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佑安医院正在想办法,争取帮助小张找到一份工作。(文中人物为化名)(记者顾子健)

责编:杨飞洋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 12·1举国共防艾滋病(2002/12/02/ 03:49)
  • 跨越HIV:濮存昕与北京大学生共话艾滋病(2002/12/02/ 02:19)
  • 各地开展“世界艾滋病日”宣教活动 (2002/12/01/ 20:10)
  • 沈阳首例艾滋病感染者十年来生活正常(2002/12/01/ 16:25)
  • 相互关爱 共享生命:医保不拒绝艾滋病(2002/12/01/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