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综艺官网

《阳明心学的落地与升华》许嘉璐在第二届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文化艺术 来源:央视网 2017年11月18日 11:03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阳明心学并非探索人生和宇宙真理的终极点。如果王阳明的思想不和新时代精神相结合,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最大作用。人类和万事万物的未来,总是在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继续创新的结果。

       阳明之学如何演进和发展?这是个一时难以得到明确答案的问题,放而大之,这也是所有传统文化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这里,我姑且就以下两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仅供专家们参考。

       进一步深化对王阳明及其思想的研究。阳明学既然曾经在中国、日本、半岛盛行过,自然就有过精心、深入的研究,前人与时哲的贡献为阳明学在新时代的再度兴盛奠定了基础。目前阳明学所最需要的,是要以今日学人的胸怀、视角、“工具”,根据当下的社会状况进行研究,以使之国际化、时代化、大众化,下学而上达。为此,首先要继续加强基础研究,从版本、训诂、王阳明生平事迹到他生活于其中的历史社会环境,尽可能更准确地理解他的思想精髓,以及他多年议论之所由发。与之同等重要的,是理论方面的研究,包括从形上进行究底、统摄的研究。这对于创造阳明学的新高峰至关重要。
阳明心学的创新,需要一个回顾先哲的社会环境和从物质到舆论场的条件,这些已基本具备;所缺的,是需要有一定规模的、具有一定功底和悟性的年轻团队以及有别于既往的路径和方法,这些恐怕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补备。

       阳明学既需要纵向的探究,也需要横向地丰富之,考察之。所谓纵向,是因为我们今天所反刍、提倡的传统文化,乃是五千年中华土壤上绽开的花,而王阳明则是这土壤里最容易为人所知、所明的营养基。由此,可以引出这样一个问题需要回答:阳明心学是怎样在“前孔孟时期”直到二程、朱陆的传承中成长的?又与新时代、新理论、新思想有着怎样的血脉相通的关系?所谓横向的研究,是指阳明学需要与宗教学、自然科学做深入的交流,进而相融。21世纪社会的知识及其结构早已大异于500年前的帝制时代。由于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尤其是年轻的知识分子,遇事总要问个“为什么”,也就是要寻究该事在科学上(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有什么根据。另一方面,现代自然科学不断获得新的进展,并在其成果的基础上又提出新的假设,而其中有些得到反复验证的现象,无意中却与古代贤哲通过体验、观察和仰望星空的冥想暗合。如果我们把不同学科,特别是鸿沟横亘于其间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就难以在21世纪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在这里我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上面所说的意思。

       第一个例子。阳明心学继承了孟子的性善论,其良知一说就是建立在这一假设之上的。如何应对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就此历代都有所争讼,但终因理学、心学思想体系的完备势强而使得性恶论沉寂。现在的人们在谈到良知时要深究了,对街巷中常听到的是有些人天生的”这样的说法,我们怎样解读?再有,如何对应有些宗教的“原罪”说?对这类问题是不是应该借助脑神经学、遗传学、人类考古学、生物基因学等的成果和“工具”,做出进一步的证实或证伪,给予社会以更为具有说服力的诠释?

       第二个例子。王阳明说:“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所以他又说:“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他的这一思想曾经被归结为主观唯心论而受到挞伐。而20世纪以来许多自然科学,例如遗传学、植物学、动物学、宇宙学、量子论等,虽然里面还有着许多未经证实的假设,但已足以提醒我们天人合一、物物相应,并非虚玄之谈。

        阳明心学的普及和弘扬开始在许多地方活跃起来了。我们再次就这一富有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事业进行研讨,唯望今日之所议将对新时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征程中有所奉献。

        预祝第二届阳明心学论坛圆满成功。

热点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