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迎奥运,软件准备

 

——傅建国

CCTV.com  2007年11月09日 19:49  来源:  

甲:嗐,用不着,用心记住就行了。
乙:我不是习惯了记不住吗。
甲:记不住也得记。不然,我绑了你的左手,右手也会出问题。
乙:出什么问题?
甲:(做翘起大拇指的手势)这个手势会吗?
乙:嗐,这么简单手势谁不会呀(用右手反复做翘起大拇指的手势,)
甲:哎,这个手势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你可不能随意滥做。
乙:噢。有什么讲究,你说说。
甲:在我国和另外一些国家,它表示称赞、夸奖、了不起。
乙:这我知道。
甲: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旅游者常用它做为搭车的手势。
乙:嘿,这么搭车倒省事(快速反复竖拇指)。
甲:哧—— 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你跟前,车上下来一个老外。
乙:这回有车坐了。
甲:想的美!老外一把抓住你的衣领:“我是守法希腊商人,你为什么叫我‘滚蛋’”?!
乙:哎,不让搭车你别停车啊,动什么粗啊?再说来,谁叫你滚蛋啦,莫明其妙!
甲: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说,好汉做事好汉当,为什么做了不承认?
乙:我做什么啦我。
甲:(恢复身份)欸,这就是你要记住的。要想搭车,拇指要慢慢地上翘(示范动作);如果你的大拇指急剧向上翘起,就成为污辱人的信号。要是希腊人看见这个手势,就认为你要让他“滚蛋”!
乙:老天,竖个大拇指也这么多事。
甲:还有这个(做V型手势动作)。
乙:这个,中国人都知道,是表示“胜利”、“成功” (做V手势,但手心向自己)。
甲:(上前细看并摆弄乙的手势)。
乙:干么老对我的手感兴趣?
甲:(把乙向自身的手心拧向朝外)。
乙:干什么,我就这样(把手心又朝向自身)。
甲:你这样不对,应是这样(又把乙的手柠过来)。
乙:(把手势反正拧了几下)大家看看,这不都是个“V”吗,有啥不对的?
甲:(学乙错误手势)大家见过有这样打“胜利”手势的吗?再说了这样打手势你不觉得别扭?
乙:不别扭,我这胳膊得过小儿麻痹,就这样舒服。
甲:嘿,你倒是舒服了,可引来国际争端谁负责?
乙:什么什么,国际争端?你少吓唬人。
甲:这不是吓唬你。北京奥运召开,咱乒乓国手拿了全部冠军,你打着“V”型手势连蹦带跳地欢呼胜利,结果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几位游客过来,三拳两脚把你打翻在地……
乙:他们凭什么打人?
甲:就凭你对他们摆手心向自己的手势。
乙:这就奇怪了,我欢呼胜利他们管的着吗?
甲:在他们那几个国家,手心向外的V型手势表示胜利;而手背向外手心向内的V型手势就是侮辱人家下贱的意思。你给人家来这个(手心向自己的V型手势),人家能不打你吗?
乙:啊?(做“V”手势,手心向内向外来回拧)这手腕一拧意思也满拧啦?
甲:那是,要不怎么说迎奥运的软件要好好准备呢。
乙:噢,这也属于软件类的?
甲:当然。对你来讲,还有一点要特别记住。
乙:又想拿我开涮?
甲:奥运期间,一天街上走来一位在中国留过学的澳大利亚姑娘找你……
乙:(高兴地)还别说,我还真有这么一位澳大利亚同学。
甲:这回不怕我拿你开涮了?
乙:有美丽的外国姑娘来找我是大好事,涮涮也没关系。
甲:这姑娘对着你喊“哈啰”打招呼的时候,她挤了一下左眼,那长睫毛大眼睛很是瞭人。
乙:那太好了,一定是来找我续旧情的。
甲:正经点。
乙:我怎么不正经啦。她在中国留学时就对我挺好,这次特意来找我还用眼放电,说明她爱上我啦。这叫眉目传情,懂吗?
甲:就你这患过小儿麻痹,连“V”字手势都做不好的素质,人家会爱上你?你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单相思吧。
乙:我想吃天鹅肉算什么,照比你那两下子差远了。
甲:哎哎,说清楚,我哪两下子?
乙:那天你在大庭广众之下可劲地嚎“狼爱上羊并不荒唐,还爱的疯狂……”
甲:嗐,那不过是唱了一首通俗歌曲而已。
乙:我想想澳大利亚姑娘也不过高兴高兴。
甲:说正格的。人家打招呼时挤挤眼,那不是什么眉目传情,更不是什么放电。人家是把你当成老朋友,行挤眼礼哪。这是人家的礼俗,对老朋友都挤眼,根本没有看上你的意思,你少给人家眉来眼去套磁。
乙:你要不说,我还差点误会了。
甲:不光见面打招呼要得体、要准确,其他方面也要注意。
乙:还有哪些方面?
甲:老外来旅游、来参加或观看奥运会,总得吃饭吧?
乙:那当然。
甲:哎,从招呼客人、引领入座到就餐服务就有一系列的学问。
乙:要说这种学问,敝人是从理论到实践早就烂熟于心啦。
甲:哟嗬,吹上了。
乙:哎,这可不是吹,敝人现在正在开着一个小店。
甲:噢,搞过对外接待吗?
乙:那倒没有。
甲:没搞过对外接待你吹什么。
乙:你怎么看不起人啊。饭店虽有大小可开法是一样的,再说了,现在又不搞什么内外有别了,我既然能接待中国人吃饭,难道就接待不了外国人吗?
甲:还不服气。今天咱俩就演示一下,来来试试,看你是不是真正具备了对外接待的素质。
乙:试试就试试。
甲:那好。假如你是饭店的服务生,招徕顾客。正好几位英国女人走过来,你怎么招呼?
乙:这好办。几位来啦,您里请。——
甲:这北京土话不行,人家听不懂,也不知你请的是谁。得来点与世界接轨的。
乙:怎么个接法?
甲:这得分对象,准确地用他们所熟悉的称呼招呼他们。
2/3 < 1 2 3 >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