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象一 高学历≠就业易 很多人都认为有了高学历就能找到好工作,继而捧起金饭碗。然而在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劳动力过剩已不仅仅是困扰低学历者的问题,一大批拥有较多知识的高学历人才也正加入到失业大军中。
:: 求 职 者 上海某大学毕业生:我已经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所有招聘会,投出了上百份简历,参加过许多公司的面试,均以失败告终,现在的我变得心灰意懒,已经不再打算继续找工作了。
:: 用人单位 某跨国公司人力资源部人员:我们公司对待本科生和研究生是一视同仁的。我们有自己严格的考试流程,不管是谁,只有通过了我们的考试,才能进入公司。
:: 各方评说 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已步入市场化轨道,择优录取是市场化的标志,但这并不意味着学历越高就越容易就业,如果没有真本领,即便有高学历就了业,也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危险。 >>> 由此进入讨论区 ...............................................................................................
|
► 现象二 户口不再是瓶颈 日前,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对明年就业工作作出新的部署:在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时,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要取消进人指标、户口指标限制,要取消限制高校毕业生包括专科(高职)毕业生合理流动的政策。
:: 求 职 者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四川籍学生小陈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挺有“底气”:“我自信能在成都找到工作,户口已经不是问题了。新的户口政策让我踏实多了。
:: 政策规定 省会以上城市要积极放宽毕业生的落户政策,省会和省会以下城市要放开对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政策还规定,离校前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应届毕业生可以延长择业期……
:: 各方评说 教育部学生司司长瞿振元认为,与以往相比,四部委联合下发的《意见》在毕业生就业制度上有所突破。 >>> 由此进入讨论区 ...............................................................................................
|
► 现象三 招聘要求千奇百怪 一些用人单位公开打出“只限男性”或“男生优先”的字样。而一些愿意招聘女生的单位,提出的要求非常苛刻。为给招人者良好的第一印象,有的女大学生还将“善饮酒、善歌舞、善公关”等写进了自己的“特长爱好”中。而更有女大学生在求职应聘时,主考官竟对其“绝对隐私”打破沙锅问到底。
:: 求 职 者 西安市南郊一高校的女大学生小张:“过去听到抱怨女生找工作难时我还不以为然,认为可以凭自己的实力消除用人单位的偏见。现在我才知道,作为女生,找份工作有多难。”
:: 用人单位 某公司的人事经理认为,采用离奇的方式进行招聘是为了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素质的途径,以便企业决定是否要录用。
:: 各方评说 上海市康昕律师事务所张律师认为,企业所有的考试形式必须保证人的基本权利(包括个人隐私)不受侵犯。如果涉及隐私,应聘者可以拒绝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 >>> 由此进入讨论区 ...............................................................................................
|
► 现象四 为求职煞费苦心 目前正是毕业生招聘高峰期,社会上一般行业、绝大多数工作岗位,需要的是能胜任工作,能为单位创造工作效益的人才;招聘工作考查的是应聘者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工作能力。然而不少的毕业生为了找工作想方设法、煞费苦心……
:: 求 职 者 广西工学院的毕业班学生小李者介绍说:“这张名片实际上就是一张自荐书,可以让用人单位一见面就对我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另外,一张名片才花两角钱,比起自荐书来,求职成本降低了不少。”
:: 用人单位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某家企业介绍,大学生将个人资料放在网上,更方便我们查阅,且更为直观、全面,网页中个性化的东西,还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应聘者。
:: 各方评说 某大学一位教授认为,为求职,同学们注意着装和容貌,体现了自爱和对对方的尊重。但要防止形式化的倾向,没有真才实学,花再多的时间美容、作名片也是浪费。 >>> 由此进入讨论区 ...............................................................................................
|
► 现象五 孔雀西北飞 和往年相比,今年毕业生去西部工作的热情颇高。截至目前,石油大学(北京)与用人单位签约的145人中(本科生116人,研究生29人),去西部油田的就达36人,创西部就业历史最高纪录。中国农大今年毕业生向就业中心了解赴西部工作政策的人比去年至少多了一倍。
:: 求 职 者 上海某大学毕业生李辛:我之所以选择去西部,是觉得现在国家对西部的政策有比较大的倾斜,去西部可能竞争压力不像在大城市那么大,机会也比较多!
:: 政策规定 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工作。根据本人意愿,户口可迁到工作地区,也可迁回原籍,由政府主管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提供人事代理服务;到西部边远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可提前定级,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高定工资标准。
:: 各方评说 专家分析,“孔雀”西北飞的大背景就是西部大开发,西部企业势头看好,户口可迁到西部,也可以放到生源单位,工资待遇可在同等条件下上浮两级。 >>> 由此进入讨论区 ............................................................................................... 2003年应届毕业生们已经开始了求职之路,在你的求职路上有哪些心得体会?遇到哪些困难?有什么烦恼?告诉我们,让我们共同探讨……衷心希望每位毕业生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