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玄奘之路》CCTV大型文化考察活动 > 正文

玄奘途经重要城市及主要与唐、佛教相关遗址·国内篇

六) 阿耆尼国

  焉耆国位于从高昌国到屈支国的必经之路上,但与高昌国有宿仇,玄奘只在其国都内住了一晚。

  阿傅师泉:“泉在道南沙崖。崖高数丈。水自半而出。相传云。旧有商侣数百在涂水尽。至此困乏不知所为。时众中有一僧。不裹行资依众乞活。众议曰。是僧事佛。是故我曹供养。虽涉万里无所赍携。今我等熬然竟不忧念。宜共白之。僧曰。汝等欲得水者。宜各礼佛受三归五戒。我为汝等登崖作水。众既危困咸从其命。受戒讫。僧教曰。吾上崖后汝等当唤阿父师为我下水。任须多少言之。其去少时众人如教而请。须臾水下充足。大众无不欢荷。师竟不来。众人上观已寂灭矣。大小悲号。依西域法焚之。于坐处聚甎石为塔。塔今犹在。水亦不绝。行旅往来随众多少。下有细粗。若无人时津液而已。”玄奘一行人留宿于阿傅师泉旁。至今仍能找到这处泉水,即阿格布拉克泉水。

  银山道(天山南麓的狭长隘口,今甘沟)。玄奘说“山甚高广。皆是银矿。西国银钱所从出也。”事实上银山并没有银矿,而云母很多,日光下银光四射,故得名银山。银山道是唐朝与西域各国交往的重要道路。新疆考古人员对托克逊县南的苏巴什沟进行了考古挖掘,确认这条荒废已久的通道为“丝绸之路”中从车师国通向焉耆国的主要通道,也即唐代的“银山道”。

  七个星佛寺:地处丝绸之路北道,始建于晋代,是印度佛教东传和中原佛教西渐过程中的重要遗存,也是当时作为西域36国之一的焉耆国中最大的一处佛教寺院和佛教中心,晋唐时期最为繁荣。据法显《佛国记》中记载,“东晋弘始年间,焉耆僧徒四千余人,皆小乘学,法制齐整。”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也记录其在唐贞观年间“内有伽蓝(即寺庙)11所,僧仆两千余,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经教律仪,皆尊印度……”。宋元之后,由于伊斯兰教的兴起和佛教的衰落,此处也逐渐废弃。建筑遗址散布在沙梁和坡地上,现在遗址上还留有壁画、石窟等古代遗迹。佛洞与克孜尔石窟第一期洞窟相似,据考古专家推测,这里曾有殿堂、庙宇、僧房、佛塔等大小土坯建筑93处,佛像造型丰满祥和,具有犍陀罗和中原风格。1970年代,那里出土了一批罕见文物,其中包括纸质古文书44页,经专家鉴定为用婆罗迷字母书写的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剧本》残卷,写成于6~8世纪,是研究我国民族史、戏剧史、宗教史以及吐火罗文的珍贵资料。

  
七)屈支国(今库车、拜城)

  玄奘屈支国,即龟兹国时,受到国王、高僧、数千僧众的热烈欢迎。屈支国有寺院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信小乘佛教。因凌山雪未消融,玄奘在此停留60多天。记录了包括昭怙厘大寺许多库车景物。除了佛教以外,玄奘还对这里的乐舞印象深刻。

  大龙池:“国东境城北天祠有大龙池。诸龙易形交合牝马。……此国多出善马。……龙变以为与诸妇会。生子骁勇走及奔马。如是渐染,人皆龙种。城今荒芜,人烟断绝。”独库公路路旁当地人称涝坝的湖泊。人们根据其地理方位,比附为《大唐西域记》中的大小龙池。

  照怙厘大寺:“荒城北四十余里。接山阿,隔一河水。有二伽蓝。同名照怙厘。而东西随称。”位于库车县东北23公里的确尔达格山南麓,库车河流入平原的出口处,维语称之为苏巴什大寺(苏巴什是水源的意思)。寺分东西两部分。寺内有房舍的塔庙遗址。

  克孜尔尕哈千佛洞:位于库车县城西北13公里处。唐代遗存。壁画有浓厚的龟兹风格。

  克孜尔尕哈烽遂:汉唐之际用于防御的军事设施。建于汉,是目前古丝绸之路北道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好的一个烽遂遗址。

  克孜尔千佛洞:克孜尔是维语“红色”的意思,得名于当地红褐的山色。位于库车和拜城县之间的克孜尔乡东南7公里的木札尔特河北岸的山麓上。石窟开于公元三四世纪,兴盛于六七世纪。其壁画对研究龟兹社会历史、佛教、文化艺术及中西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洞窟有供僧徒礼佛和讲经用的支提窟,也有居住和坐禅用的毗诃罗窟。这种窟室结构和布局,在我国较少见。

  库木吐拉千佛洞:开于两晋,经隋唐,至宋代。壁画以大乘佛教为主。唐风较浓。

  龟兹古城:位于库车新城西1公里,库车河东岸,乌洽河流经城中。其历史上的称谓,尚末有定论。

  龟兹乐舞:“管弦伎乐,特善诸国”。在隋朝设置的九部乐和唐朝设置的十部乐中都有龟兹乐。唐玄宗李隆基时将十部乐改为立部伎和坐部伎。龟兹乐的地位就更高了,在八种立部伎中有五种采用龟兹乐,在六种坐部伎中有三种采用龟兹乐。

  《拨头舞》是表现一位年轻人与老虎搏斗的舞蹈。他的父亲被老虎咬死,青年踏遍山野,寻找父亲尸体,终于打死猛虎,报了杀父之仇。关于《拨头舞》,《通典》和《旧唐书》中都记载说;“拨头出自西域。”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史》中考证说,《拨头》是从西域龟兹传入中原的。在拜城克孜尔干佛洞163窟中画有《拨头》故事的壁画,这为《拨头舞》出自龟兹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现在日本的乐舞蹈中仍保留《拨头舞》,此舞由西域传入中原,又经中原传入日本。

  《秦王破阵》是一种武舞,用来摹拟战阵的动作,歌颂唐太宗李世民的武功的。它的音乐曲调受西域影响很深,故《旧唐书音乐志》云:“秦王破阵乐舞杂以龟兹之声,声震百里,动荡山谷”。

  
本篇文章共有 5 页,当前为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