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动什么别动感情”赵赵:受王朔之邀当编剧(图)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1日 10:53 来源:

  在新一代编剧之中,赵赵的电视剧作品是被大家认可最早的一个,当年一部《动什么别动感情》耍着嘴皮子,使着小性儿,在没有大明星、大制作的情况下,迅速成为年轻观众最津津乐道的一部电视剧。去年赵赵的电影作品《青春期》也已经拍摄完成,这也使得赵赵成为在万方、王海?之后,被影视圈看好的又一位女编剧。

  ■人物名片:赵赵

  北京人;曾做过秘书、文案、企宣、电视编导、编辑,曾经为多家报刊、杂志担任撰稿人,并且撰写专栏。已出版《命犯桃花》、《花不棱登》、《内衣》、《动什么别动感情》等,多部作品。担任过电视剧《动什么别动感情》、电影《青春期》等影视作品编剧。

  写专栏练嘴皮子

  新京报:你小时候是特爱看书,作文特好的孩子吗?

  赵赵:对,我长到现在,读过的60%的书都是小时候看的,后来就只看杂志了,现在杂志都不看了,就在网上看,就看帖子了。其实我打小就喜欢胡编乱造,我三四岁的时候,有一次我舅妈发现我拿着一本书,一本正经地在给我也没上学的小表哥一页页翻着讲故事,我舅妈很奇怪,因为我上学前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然后她过去一看,书上写的是一回事,我给我小表哥讲的是另一回事,全是自己编的。

  新京报:你是怎么开始当编剧的?

  赵赵:2003年下半年的时候,王朔来找我弄《动什么别动感情》。在这之前我主要是写专栏,开了不少专栏,一稿多投,所以那时候不爱接全国发行的专栏,省市级的比较好,互相看不见。

  新京报:是把专栏当谋生手段吗?

  赵赵:当时是。

  新京报:写专栏对后来做编剧有帮助吗?

  赵赵:有啊,我写专栏属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范儿,生怕别人看不见我的。所以练嘴皮子吧,现在回头看看真汗颜,哗众取宠。写专栏也有好处,为了老有话题,会特别关注各种事件,就能发现很多素材。

  受王朔影响最大

  新京报:当时王朔找你写剧本提了什么要求吗?比如语言风格、故事给过你什么建议吗?

  赵赵:语言风格他没有具体说,他找我就是因为我那种语言风格是他们这个戏需要的。故事就是说要弄个大家庭的戏。

  新京报:你之前对王朔作品的印象怎么样?看他的小说多吗?

  赵赵:他的小说我都看过,看第一部还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当时觉得他的小说有意思,以前没见着这么写的。

  新京报:你小时候看谁的书比较多?王朔算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家吗?

  赵赵:算。如果按量来算的话,可能亦舒三毛更多。因为这俩人太能写了。我给时尚杂志写的那种小说还都是很亦舒的。

  我追求的第一是生动

  新京报:你觉得编剧和你之前写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赵赵:编剧更简单。我写《动什么别动感情》的时候不会写剧本,前边写的还跟小说似的,有很多环境心理描写,其实剧本用不着。我现在写剧本已经不浪费那些字了,直接就是XX,冒号。(是更程式化吗?)其实还真是程式化的,哪里该出事,哪里要煽情,都有。写《动什么别动感情》的时候我不会,完全是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因为是第一部戏,在语言上有很多积累,其实那部戏严格来说在戏剧结构上是不成功的,拼的就是台词,现在我在结构搭建上已经进步了,简单说就是会“俗套儿”了,文明地说就是“商业”了。(怎么定义这个“商业”呢?)商业剧基本上就是开头三集节奏要快,关系要乱,然后到一定的时候,该煽情了煽一下,然后适当有点大场面,让观众知道你看我们这戏花了大钱的。

  新京报:你觉得像你这一代编剧和老编剧相比,在创作上有什么不同?

  赵赵:即便不是从编剧这个职业角度说,从个人角度来说,看待事物的角度,对世界的看法都不同。因为成长的背景不一样,接收到的讯息也不一样,接触的人性也可能会不同。比如,各自作品中的年轻人肯定就不一样。比如张大民,还有《空镜子》里的小陶虹和贺佳期、佳音就不一样。成长环境不一样,张大民还在胡同里想方设法盖房呢,贺佳期这些人是住楼的。

  新京报:是你描写的更加现代,他们的传统因素多一些吗?

  赵赵:有点吧。我觉得我们和上一代编剧的区别可能就是我们写的年轻人更年轻。

  新京报:但是电视观众一般是中老年人偏多,你觉得你们这些新编剧的作品是主打他们的市场的吗?

  赵赵:这都说不准,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没什么标准,针对不同的戏,可能标准一下就不适用了,我丈夫就说:观众真神秘,你真猜不着他们到底爱看什么。像《动》我爸妈就不爱看。

  新京报:是不是年轻观众更买你们的账?

  赵赵:就《动》这个戏来说,是这样的,不过我只写自己熟悉的东西,那才有可能写好。一部分人买账,总比想讨好全部人胡写而全不买账强。

  新京报:你写戏的时候会有意识考虑一下各种年纪的观众需要吗?

  赵赵:不会。我追求的第一是真实,做不到的话就追求有趣。所谓真实就是不概念化,好就特好,坏就特坏。或者说,追求的第一是生动,真实是有点不恰当的,因为真实有时是无趣的。

  新京报:但是生活中的真实,很多都是好坏搀杂,没那么鲜明……

  赵赵:对,所以要尽量让人物复杂一点,观众其实一直以来都是看概念化的人,你稍微给他一点复杂化的人,他们就会觉得有点震动了,但是不能再复杂了,再复杂观众受不了了。

  观众有双重标准

  新京报:很多人都觉得中国的电视剧好看的总是很少,你觉得这主要是编剧问题吗?

  赵赵:编剧确实有问题,我知道有些编剧一年写一百集,平均三天一集,这样的你真不能指望他写得好。

  新京报:除了态度问题,你觉得编剧在创作上有什么问题吗,比如,总是把情节写得很假?

  赵赵:因为大家习惯了单一人物,即使中国编剧想抄国外的剧情,也没戏。比如大家看美剧《疯狂的主妇》,看韩剧《对不起我爱你》,大家都可以接受,你把这情节写成在中国发生,大家就不接受,外国人这么干可以,中国人怎么可能这样呢?他们就会觉得假,整条街在搞婚外情?一男的脑袋里装个子弹到处跑,这可能吗?他们可以信美国人这样,韩国人这样,中国人不能这样。

  新京报:你是说观众有双重标准?

  赵赵:对,观众有双重标准,所以电视剧这种东西没法抄国外,对海外戏和国内戏的要求不一样,他们那样是真实的,咱们要是那样就是虚假的,找哄呢。

  新京报:你会觉得,随着年纪的增加,总会有一天自己写的东西过时了吗?

  赵赵:过时也没什么不好,过时有过时的读者,现在人衰老得慢,总之写之前弄清目标读者,不奢求所有人都喜欢看,不要有那么大野心就行。 来源:新京报

责编:凌微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