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8日 14:05 来源:
■该剧编剧周志方曾在成都隐居创作剧本
■昨日他接受本报专访详谈成名背后的辛酸
央视82集大型历史剧《贞观长歌》正在热播,该剧的编剧周志方是第一次为电视剧写作剧本,而更鲜为人知的是,周志方在2004年为了写《贞观长歌》特意来到成都,在城中的一所小房子里创作了剧本中的数十万字。昨日,记者采访周志方时了解到,他十分喜欢成都这座宁静祥和、气候宜人的城市,并已经在这里买了房子,今后可能还会来成都静心写作。
历史巨制
其实这是第一次写剧本
不知道每集该写多少字,就写了40集,导演剪成82集。
唐史?以前可没怎么读过。
70年代出生于湖南的周志方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在他们那一届毕业生中出过不少新闻界出版界的名人,像央视足球名嘴张斌、编著《大话西游宝典》的张立宪等。毕业后周志方在北京一些媒体担任记者、编辑工作。2003年底,一位正在物色编剧的影视投资人提出请他试着写写剧本,主要是反映李世民治下的贞观治世的。周志方自幼就对文学和历史很感兴趣,于是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写了几集,投资人和几位业内人士决定让周志方继续写下去,这就是后来的《贞观长歌》。
回忆起最初接下这个创作任务时的情景,周志方告诉记者他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是要写一部八十二集的电视剧,“在做编剧前,我做过较长时间的记者和编辑工作,知道什么样的故事读者会喜欢,但毕竟我没有学过戏剧编剧,连一集电视剧要多少字都不知道,我写了四十集,结果后来导演吴子牛就剪成了80多集。”
2004年初,周志方开始正式写剧本了,之前,他翻看了众多隋唐历史典籍。周志方对记者说:“我毕竟不是学历史学专业出身的,所以在开始创作之前,更应该认真学习研究这一段历史背景。”在创作过程中,他还多次向施建中、厉声等几位唐史和民族史专家求教,得到了这些专家教授的很多具体指导。周志方告诉记者: “我最喜欢的其实是宋、明、清三代的历史,唐朝的历史书以前读得不深,这次创作,边写边读,着实好好地恶补了一回。”
隐居成都
住在草堂边却没时间进去
写剧本,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前后至少写了300万字。
以后再写东西,就飞到成都来写。
写剧本的最初是在北京,但周志方写了不久就觉得待不下去了,因为十多年长期在电脑前从事文字工作,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北京干燥的气候让他很不适应,加上妻子当时在成都工作,于是周志方就来到成都。他告诉记者:“成都很湿润,不冷也不热,对我的身体大有益处。”周志方很喜欢成都休闲的氛围和宜人的气候,他和妻子商量后,在草堂附近买了一处居所,“当时还不到十万元,听说现在可能要翻番了,不过我不打算卖,以后要写东西的时候,我就飞到成都在自己的房子里写,再说,我真的很喜欢这个城市”,周志方笑着说。
写了不到半个月,妻子的公司更换了地点,干脆搬到公司住了,而那所房子则成了周志方一个人的世界。说起那段在成都的生活,周志方说,当时基本上就是每天休息4、5个小时,再看4、5个小时的资料,其他时间都在写剧本。“我知道成都有很多好玩的,好吃的,但那阵子真没有时间出去玩,连草堂也没有去。那段时间,是我写剧本最艰难的时刻,写了改、改了又改,我当时电脑的垃圾箱里,填满了一集一集弃用删掉的戏。最终的成稿约120万字,但如果加上废弃的内容,前后至少写了300万字”。因为忙着写剧本,周志方住的地方变成了“狗窝”,只有等妻子来探望他之后,情况才暂时有点改观。
周志方说,由于父亲年轻时在四川随铁道兵部队修过成昆线,所以他一直就对四川有着很深的感情,就像自己的另一个家乡一样。十几年前,他为了写一本关于长征的书,他曾到四川沿红军长征的路线采访,像西昌、雅安、泸定等地,他都去过,还翻过著名的二郎山。
拼命编剧
他差点失去母亲
周志方从北京飞到长沙,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看到母亲已处于昏迷状态,浑身插满管子,靠呼吸机维持呼吸。
走进病房前,他收到短信:《贞观长歌》将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
写《贞观长歌》,周志方累得不轻,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时,更是难受。而最令周志方难过的是,因为他要写《贞观长歌》剧本,不得不和以前一直住在一起的母亲分开,无法对她进行照顾,去年10月,母亲长期的胆结石诱发胆管堵塞,导致重症胰腺炎,进行胆囊切除大手术后,多脏器衰竭,医院给家属下了病危通知书。
周志方依然清楚记得那是去年的10月13日,当时剧组都在等待《贞观长歌》能否在央视播出的消息。弟弟打来电话说:“哥哥,快来长沙,妈妈要不行了。”周志方连忙从北京飞到长沙赶到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母亲已处于昏迷状态,浑身插满管子,靠呼吸机维持呼吸,医护人员在忙碌。周志方在走进病房前收到了一位投资人发来的短信,告诉他《贞观长歌》大致会在2007年初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看着生命垂危的母亲,他却没有哭出来,只是低头附耳向母亲轻轻说了一句:“戏明年就要播了,您一定要挺过来亲眼看看它呀。”
母亲等待儿子的这部作品已经三年了,她也三年没有见过儿子了,现在《贞观长歌》终于要播了,她却走到了死神身边。这几天,周志方几乎没有合眼,一直在为母亲祈祷。五天后,母亲奇迹般地苏醒过来,十四天后,她脱离危险。周志方体会到了当年父亲重伤时母亲的心情,差不多四十年前,父亲刚和母亲结婚三个月就在四川修建成昆铁路的施工中受了重伤,“当时爸爸昏迷了九天九夜,但在妈妈的呼唤下,爸爸奇迹般的醒过来了。”周志方说,“所以,我最爱看的一部电视剧是《激清燃烧的岁月》,每次看到石光荣病危的那一段,我就会想起把青春献给了国家的父辈。我也正是怀着对千千万万的这样的普通人的崇高敬意去写《贞观长歌》里那些英雄们的壮怀激烈的”。
面对热捧
“我是不及格的非专业编剧”
为了创作这部戏,我已经失去了过去的固定职业,如果编剧这碗饭混不下去,就只能另谋生路了,很可能要重操媒体编辑的旧业了。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周志方一直强调说:“我是个天赋很差的作者,所幸有很多专家在帮助我,像著名编剧朱苏进就对我的创作给予了很多具体的指导,四川作家兼编剧田雁宁,更手把手地教我写剧本。”
周志方说:“郭德纲说自己是非著名演员,套用这句话来说,我就是一个不及格的非专业编剧。”周志方认为在史学专家、编剧前辈和广大观众朋友面前,自己永远是一个小学生,他说:“最近读到一篇文章,提到剧中一句台词“沆瀣一气”认为典故出在贞观之后,我读了此文,觉得受益匪浅,我特别要借贵报向这位作者表达谢意,他是我的一字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中,周志方说,《贞观长歌》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是导演、演职员共同耕耘的结果,”说我现在是站来巨人的肩膀上我都觉得惶恐,也就是站在巨人的旁边罢了。”
记者笑着表示,《贞观长歌》大热,你肯定将因此成名。电话那边的周志方却连说了几个“别”,“也许将来其他的投资人找我写剧本,看了几集后会觉得到底是个非专业编剧,是一块糊不上墙的泥巴。在编剧业务上,我还差得很远。古人说:三十是不学艺,我都30多了,才开始学编剧,编剧这个行当太苦了,一部戏我能挺下来,却不知第二部戏能不能挺下来。”最后,他调侃道:“为了创作这部戏,我已经失去了过去的固定职业,如果编剧这碗饭混不下去,就只能另谋生路了,很可能要重操媒体编辑的旧业了。”
一剧成名
光小说就赚40万
随着电视剧《贞观长歌》的热播,电视剧同名小说也于近日正式面市,记者昨日采访该书出版方中国工人出版社时了解到,这本书最初起印3万,电视剧播出之后,他们的书被各地分销商一抢而空,加印2万册也不能满足要求,该社发行部主任马东旭表示:“我们计划最近再加印几万册,电视剧还在播,购书的读者肯定还会增加。”
周志方一直不肯透露自己为《贞观长歌》担任编剧时获得多少酬劳,但记者昨日却从出版社打探到,因为电视剧要在央视播出,以前并没有太大名气的周志方身价倍增,他的电视同名小说版税已经超过10%,达到了名家出书的版税标准。该书的定价为39元,根据目前的收视情况,这本书卖个10万册不成问题,如果真的这样,周志方仅小说就可进账40万元。据马东旭透露,他们其实是把周志方“抢”过来的,“当时有七、八家出版社找他,而我们的社长以前刚好是周志方的同事,因此才把这本书拿到我们社里。”(来源:成都商报)
责编:凌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