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除夕之夜,每个家庭都要特意筹办丰盛的年夜饭,但自1983年后,几乎每个家庭都会不约而同地提早享用美味佳肴的口福,然后热切期盼“文化大餐”——春节联欢晚会的到来。
1984年的除夕,我因父母早亡,独自远在他乡,便决意留在偏远的乡村学校度过春节。当时,全乡只有学校和另一位老师家有电视机,晚上7点半后,邻近的乡亲们便络绎不绝地来到小学校,纷纷涌进办公室,都想先睹为快。不一会儿,300多人便把办公室挤得水泄不通。我暗自窃喜,幸好有了这部电视机,新春佳节给我驱走寂寞,带来欢乐。
当时针指向晚8点正时,这“文化大餐”的一盘盘“好菜”——乡亲们从未尝过的“佳肴”——展现在荧屏上了。无论是歌舞、戏曲,还是相声、小品精彩纷呈,叫人心旷神怡。特别是中国香港歌星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激活了亿万观众深埋心底的爱国心、中华情,倾吐了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共同心声。同是中华儿女,谁不期盼统一!《我的中国心》把所有中国人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无论是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还是异国他乡、穷乡僻壤,已成为亿万观众喜闻乐唱的经典歌曲。唱起它,我们为祖国日益繁荣昌盛而骄傲;唱起它,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自豪。
十多年前,我自备了一个本子,用来抄录“春晚”中的经典歌曲和传唱较广的精品,时常拉起手风琴唱几遍《我的中国心》。一天,孙儿突然问我:“爷爷,你怎么老是唱这首歌?”我说:“爷爷老了,记性不好还是唱老歌好。”中午,我和孙儿坐着人力三轮车进城,刚上荥经大桥,孙儿便指着桥下的经河水唱起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我为他的记忆力和模仿力感到惊讶。我也乘兴补唱下去:“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四川 郑汝明)(来源:中国电视报)
责编:史冬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