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自荐能上春晚?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2月15日 07:58 来源: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2月15日 07:58 来源:
日前,将徒步上京“闹”春晚的浏阳六位农民徐大力、肖博林、张好记、甘茂才、邹建国、李强从浏阳市达浒镇丰田村启程向北京进发。六农民徒步进京,准备将自创歌舞节目送进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一事经多家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不少读者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对充满激情的浏阳农民表示支持和祝福。
近年来,央视春节晚会被观众戏谑地称作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频频曝出的不是央视邀请落空,就是大腕们不屑一顾,有的直接就回绝坚决不上春晚。春晚不办不是,办也不是,央视自认为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儿,春晚这个烫手的山芋让央视脑筋伤透、心烦难诉。在高雅与通俗之间如何选择,正是央视深感郁闷之所在。那么,送上门来的六位湖南农民能否受到央视的欢迎呢?他们自编自演的节目到底属于雅还是俗呢?央视春晚的导演会不会为此感到很为难?
应该看到,永远不变的“国家叙事”让相当多的观众觉得落入俗套和仰视落差。在新的文化背景之下,如果宏大主题过于直白,就像是一场报告会。当六位农民自荐来到金碧辉煌的央视演播大厅,春晚的导演们应该感到眼前一亮。按理说,“狗肉能否上席”关键看客人喜不喜欢,农民们自编自演的节目能否在春晚露脸,关键看观众的喜好。但审定一个十几分钟的节目不知导演要牺牲多少脑细胞的春晚,对一个来自乡间田埂的农民自荐节目到底作何取舍?可能是一次艰难的选择,抑或也是一只烫手的山芋?
如果六农民如愿以偿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哪怕只是几分钟的串场,哪怕只是露一下脸,也是为春晚注入新鲜血液的闪亮之举,笔者都会在明年“我最喜爱的节目”的评选活动中为他们投上一票。(来源:燕赵都市报)(文/梁江涛)
责编:史冬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