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春晚不是大腕的“团年宴”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2月28日 11:36 来源:


  今年最令春晚剧组头痛的就是原料紧缺——一批大腕将有可能缺席春晚。宋丹丹坦言惧怕春晚,决定去美国过年;范伟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参加;马季弟子们沉浸在悲痛中,无暇顾及节目,这些在春晚上风光多年的大腕,一个个都将缺席。

  不过请不要忘了中国有句俗话,“少了张屠夫,不吃带毛猪”。笔者看来,少了大腕少不了老百姓过年,没有大腕地球照转。因为,春晚本来就不应该是大腕的“团年宴”。

  不可否认,这些大腕在娱乐江湖上混迹多年,每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拿手好戏:宋丹丹那一张“老太太脸”写尽沧桑,笨拙的范伟那看似不经意间的一招一式,让人忍俊不禁,马家军贴近老百姓的一个个“包袱”,更是让观众喷饭。以至于这些大腕成了春晚上的常青树,似乎没有他们就不成其春晚。

  但是,民间还有句俗话,叫做“好话重三遍,鸡狗不耐烦”。一些大腕的基本功扎实,同样的本子让他们来演,也许要比一般演员效果要好,观众更爱看。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大腕社会活动多,今天在北京演出,明天拍戏到海南,有时候恨不得把一个人掰成两半用,很难抽出成块的时间,静下心来深入生活、精心创作。于是,大腕频频“吃老本”,赵本山和范伟仗着自己是大腕,竟然把一根拐杖在春晚上卖了三年。自己演得越来越勉强,观众也看得越来越烦,如此大腕的节目不再上春晚,对于电视机前的很多观众来说,有几个人会感到遗憾?

  是的,相对于新人来说,大腕有名气,能提高晚会的收视率。且不说这些大腕不是生就的大腕,也是从一个不知名的演员,一步一步走向春晚的。记得有报道说,赵本山当年到央视,提着茅台找关系,不就是为了上春晚?既然可以把一个普通演员培养成大腕,为何这些大腕就不能让贤?(来源:信息时报)(作者:高君波)

 

责编:史冬莲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