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样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国际艺术节已经成为一个艺术的大杂烩,不同文化层次、文化诉求的人都能找到属于各自的审美趣味。
郎朗、杰西·诺曼、墨菲、英国BBC交响乐团、德国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斯卡拉歌剧院……这些熠熠发光的名字近期在第八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粉墨登场。经过八年的探索和宣传,上海国际艺术节已经由当初的稚嫩,慢慢走向成熟从容。
经典和时尚之间
引人注目的是,此届艺术节开幕演出节目是来自山西的舞剧《一把酸枣》,一改历届沪创节目开幕的传统。700棵充满诗意的酸枣树,宏大的写实舞美场景,令人荡气回肠,“整台舞剧有史诗般的气势。”加拿大人范学文第三次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掩饰不住对中国舞剧的赞叹。
这似乎是一个信号,从去年的嘉宾城市邀请开始,上海国际文化节与国内艺术团体的合作更加紧密。在此届艺术节中,中外节目比例各占一半。“以前沪创节目一直在艺术节中占据主要地位,近几年由于内部省份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很多内地的优秀节目才来到了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陈圣来承认,有些节目成熟度已经超过了上海本地。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每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都会出现几个创新前卫的演出作为点缀,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73台参演节目中,却出现了十几台比较生僻的艺术团队和演出形式,如牙买加雷鬼乐队歌舞晚会、冰岛“绝世双璧”爵士音乐会等。很多人担心,这样的演出很有可能成为票房的毒药,但是令陈圣来欣喜的是,在14日、16日演出中,这两部舞剧的上座率依然达到80%以上。
“在艺术节创办初期,也曾出现”抽签“(观众中途退场)、票房惨淡的情况。”陈圣来告诉记者,他一直在探索如何将经典变成时尚的方式。如在选择经典的芭蕾剧《天鹅湖》的时候,艺术节选的是澳大利亚国家芭蕾舞团的时尚新版,国内每年一两个的流行歌手演唱会,也是陈圣来为了把年轻人带进艺术节抛出的“砖”。
通过这样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国际艺术节已经成为一个艺术的大杂烩,不同文化层次、文化诉求的人都能找到属于各自的审美趣味。
主办方透露,政府今年拨出了200万元的票房补贴,在艺术节期间为百姓提供1/5的廉价票,能以演出最低票价的半价观看演出。
“就算看不懂歌剧,花50元钱进来看看世界一流的大剧院也是艺术的熏陶。”陈圣来说。
问题依然存在
与很多艺术节一样,上海国际艺术节依然面临着资金缺乏的挑战。据陈圣来介绍,这次艺术节的预算成本大约为8000万元,企业赞助大约在3000万元,其余的基本要靠票房和政府支持才能补足。“也就是能达到收支平衡”。
陈圣来告诉记者,艺术节的主要成本是邀请国际团队的花费,国际上的交响乐团出场费都很高,去年邀请的世界交响乐之首的柏林爱乐乐团,两场演出成本为1200万元,当时票价最高是4000元,最低不到1000元,出票率如果是100%,大概是700万元,还有500万元的亏损。
“这样的乐团多请两个,艺术节的成本就上去了,很多世界顶尖的演出团队我们都请不起。”陈圣来说。
1999年创办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重大国际文化活动,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艺术节。“艺术节运作的资金和设备支持主要是政府补贴、社会支持、企业赞助、票房收入。”陈圣来告诉记者,目前票房仍然是收入最大的一块。
近几年来,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赞助商一直保持在20位左右,基本都是国内比较知名的企业,而且合作时间较久。经费问题在国外也同样存在,陈圣来说,大型的综合性艺术节要吸收企业赞助比较困难,而专业性较高的艺术演出却能吸纳很多的慈善基金。“为了鼓励企业赞助艺术节,很多国外政府会给予相应的免税措施,如在新加坡艺术节上参与赞助的企业,可以双倍免税,比如赞助30万元,可以在税收中扣除60万元。”他希望政府能借鉴国外的做法,鼓励企业赞助。
举办刚八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还是一个年轻的市场新生,尽管已经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但是还没有吸引国内外大公司的目光。陈圣来希望能有国外的企业来赞助,他深知宣传的力量,尽管事情千头万绪,他和他的下属们对媒体仍然耐心应答,而且还通过政府渠道,邀请国外媒体参与报道。
在陈圣来的规划中,上海国际艺术节要办成一个世界顶尖的艺术节。因此,每年的艺术节,上海的国外领事馆、文化团体等等都会收到艺术节开幕式的邀请函。在陈圣来看来,能否非常顺利地邀请到他们,是艺术节在国际上被认可程度的晴雨表。从2002年开始的国际文化周,也是艺术节推广自己的形式之一。在今年墨西哥文化周成功落幕之后,陈圣来又迎来了新加坡和德国文化官员的造访,他觉得他的目标正在实现。 记者 彭婷婷 (财经时报)
责编: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