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0日 11:10 来源:
作者 胡世宗
诗作者 康桥
这是和平打造的利箭
中俄两支和平的队伍
手挽起手 肩并起肩
出发,用战舰把和平的名字写上大海
英雄的儿女
他们的胸膛里燃烧着子弹
像海洋不惧怕风暴
战士从不惧怕牺牲
黎明里歌唱
祖国给我们一个共同的名字
和平卫士
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与世界上疆域最大的俄罗斯有史以来的首次联合军演;这是不针对第三方、不涉及第三国利益、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的一次军演;这是刚刚过去就永载史册的军演;这是令世人瞩目,令全体将士引以为自豪的军演。它有一个特别豁亮且寓意深刻的名字──“和平使命2005”。
看,地面铁流滚滚,海上战舰奔驰,空中银鹰疾飞。海上封锁作战,两栖登陆作战,强制隔离作战……一个个信息化条件下实战的高新科目,汇合成一出威武雄壮的活剧。这开放式的军演,充分表现了中俄两国两军为了地区和世界和平所做承诺的不可摇撼的意志和决心。
师政委 周和平:军人的使命是维护和平,而不是准备战争。我们师80年来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和平、为正义而战的历史。全国解放后,一位外国记者曾经提问过我们的老政委说,“没有了战争,你们这支百战百胜的部队,不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吗?”老政委当时笑着回答,“不会,我们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和平!”
师宣传科副科长 黄健:中俄联合军演期间,一名俄罗斯记者问我们的战士,“你喜欢不喜欢打仗?”我们的战士当时就回答,“我们不喜欢战争,但我们不惧怕战争!我们热爱和平,但我们不幻想和平!”
从我人民军队诞生之日起就存在、我党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并随着我军成长壮大而功勋卓著、威名远扬的济南军区某红军师,理所当然成为这次演习中陆军参演部队的主体。这支有着“铁军”光荣称号的英雄部队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我军的光荣战史。“和平使命”成了他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挥就的一部新篇章。
奔向演兵场就是奔向战场。铁军官兵也是常人,他们也一样有常人的坎坷和痛苦。在这齐整的列阵于军演的数千官兵中,有的家里房屋被洪水淹没,有的妻子正在分娩,有的老人在病床上生命垂危……“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军令面前,他们是那样的义无反顾!
首长的“壮行酒”,是给每个战士赠送一瓶矿泉水,每个瓶子上都写着励志的话。这特殊的关怀和鞭策令人感动,令人振奋!它激励着战士们为和平献身,为军旗添彩,为国旗增辉!
给战士一片蓝吧
这和平的花瓣
深深的潮汐
穿过蓝蓝的隧道
炮火声中,先烈的血海潮般
撞击勇士的心
敌人害怕的不是炮弹
而是炮弹后面的眼睛
誓师,出征,在这神圣的使命面前,铁军将士们又一次点燃了创造历史、创造荣誉的如火的激情!
飞夺泸定桥红二连指导员 韩文录:我希望我们每名参演的官兵,能够在这次演习过程中出色地完成自己所担负的演习任务,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师副师长 周友亚:那时就一句话,只要完成任务什么东西都能上。铁军面前没有困难,这句话那是响当当的。
一张张“试卷”迎面而来,一重重难关考验着他们。参演的装备经铁路输送到达目的地,68台车辆,544股铁丝,要在一小时之内剪断铁丝,完成卸载。“叶挺独立团”红一连22名党员组成突击队冲上去了。啊!当年也是22人强渡乌江啊!他们不顾手臂划伤,不停地剪啊剪,竟提前半个小时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这22个士兵被人称为“新时期的22勇士”。
又是一张试卷:暴风雨,电闪雷鸣。为让装备安家,要抢挖排水沟。连队挑选出22名战士。看,这个数字和当年“飞夺泸定桥”的勇士数字竟又一次不谋而合。有一个小兵,他叫张海文。起先,他的申请被排除在22个人的名单之外,可他,照样“混”进了突击队。
叶挺独立团 战士刘国鹏:他的名字到现在我不会忘记的。因为他当时个儿比较小,可能当时拿工具的时候,他没有抢到到手的工具。到位子以后,大家可能比较照顾他,一直让他在一边,到一边去,说不用你。当时这个战士感觉他好像受了某些打击,或者可能说战士对他的不信任吧。直接就是下手,(他)用两个手开始挖排水沟,别人用锹他开始用手在扒,当时手掌,当时全都是血肉模糊,当时给我感动非常大。
没有工具就用手扒,直扒得两手血肉模糊。小战士啊,你虽然没有被列入22勇士的行列,但你真的不愧为勇士的称号啊!
荒滩,野岭,泥潭,沼泽……这一切,对初来乍到的铁军将士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铁军面前无困难,困难面前有铁军。“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战胜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铁军官兵安营扎寨。这俭朴严整的野战军营,是风暴来临前壮美的沉静,是军演前一道迷人的风景!
构筑工事,整修道路,设置靶标无数、障碍无数。军演场的准备,阅兵场的搭建,参观台的垒筑……16万立方米的石块和砂土,全凭战士的两只手和双肩,顶摄氏48度高温,战烈日酷暑。中暑昏倒者有,中途下火线者无。看英雄飞奔的脚步、如雨的汗珠!
叶挺独立团 战士张海磊:我们第一天下来的时候,全连战士已经累得差不多,有的战士膀子上面,磨出来的一层皮一层皮都掉,而且我们干活的时候,指导员是第一个带头脱的衣服干的,沙袋在肩膀上磨得红一道紫一道的。
叶挺独立团红一连指导员 冯振洲:没有一个叫苦叫累,水都喝干了,海水又不能喝,但是大家一直坚持下去,最后我们完成任务非常好。
和平 我们亲密的战友
我们声声呼唤的故乡
今天 我们用联合军演的方队
把你的名字写给大地
用列阵的战鹰
把你的名字写上蓝天
更重要的
我们要把你的名字写在心上
这是战士为你流血牺牲
为你冲锋陷阵的理由
和平 我们亲密的战友
我们声声呼唤的故乡
无论我冲锋还是倒下
你都要记住我的名字 和平卫士
在铁军战士心中,使命重于生命。这是“没有任务争任务,有了任务就兴奋,任务越重越来劲”的老红军队伍。400位官兵都把指头咬破,一齐用血书求战。“谁说我们的装备不可以下海?我们不服,我们要试试看!”他们成功了,英雄的铁甲战车终于获准参演了!
师副参谋长 陈晓楠:我们这个部队,它那种信念和纪律,在这个演习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应该说正式演习那一天,确实风高浪大。我们当时心里都不是很有底。后来我们就问我们自己的部队,说“行不行?”连长就讲说“没问题!”,所有的话就是三个字,“没问题”,确实!
曹声文,“秋收起义团”红一连一班的英雄班长,从里到外,怎么看都可以把他看成当代中国军人的典型形象。实演那天,天气异常恶劣,海上刮起5级大风,浪高3米,涌高2.5米,这无形中加大了装甲车泛水难度,极其危险。指挥部曾设想让运输舰直开上岸,哪怕搁浅。但红一连的勇士们说,军人打仗不能挑天气!他们坚决把恶劣的天气当成实演的最佳机遇,把眼前这片海域、这片沙滩当作二战时的诺曼底。
秋收起义团红一连一班班长 曹声文:我当时给他们说了一句,我说大家不要怕,现在就是展示我们铁军的时候到了,我第一个上,你们跟着我,只要我们按照要领,一定可以抢滩登陆。
当运输舰开到近岸海域,舱门大开,吊门下落,曹声文第一个驾战车驶出,在他身后紧跟着他的战友们。
秋收起义团红一连一班班长 曹声文:给我的感觉就是,驾驶员当时在这个驾驶车上,可以说是失去控制一样,因为浪太大了。我们装甲车虽然有十几吨重,但是在海里面,跟一个树叶一样,就那么飘啊飘的,感觉就是飘上岸的。摆在我们面前的当时还有一个困难,就是当时看到俄军上去了,我心里就想,马上要上,再不上的话,我们中国演习面子上就输给别人了,有一种感觉不能给铁军丢脸。因为一个铁军的战士,想在外军过来演习,再让别人把红旗插在我们的国土上,作为一个军人,感觉是一种耻辱。
曹声文和战友们把42辆步战车开进了大海,又迅速抢滩登陆。他最先提枪跃出掩体,带着全班战友直接从炸点上跨过去,一直冲到高地顶端,抢在友军之前,把胜利的红旗插上预定的目标。
秋收起义团红一连一班班长 曹声文:那个时候有一种感觉就是,一个军人的价值体现到了,感觉到那时候就再苦,哪怕是当时出现什么意外的话,那也值得,因为红旗毕竟是我们插上去的。
在这次演习中,曹声文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但他“勇当先锋,敢打必胜”,“当”出了铁军的士气,“打”出了铁军的精神!演习结束时,他荣获了一枚“和平卫士”勋章。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亲自为他颁发勋章,并对他说:“非常感谢你,同时,我真挚地向你表示祝贺!”
这臂章,这铁军的臂章,凝聚着往昔巨大的荣光——孙中山的铁甲车队,曾怎样在北伐中声名远扬?叶挺独立团,在“八一”的凌晨,曾怎样向反动派打响第一枪?怎样参加秋收起义?怎样会师井冈?长征路上,曾怎样突破乌江、飞夺泸定桥?怎样率先走出草地的泥沼?又曾怎样首战平型关,让不可一世的板垣师团魂飞胆丧?八十二名勇士怎样对阵三千鬼子兵,激战血染刘老庄?在人民解放的战场,曾怎样从松花江直打到海南岛,一路把凯歌高唱?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团结,铁的纪律,铁的作风,怎样让铁军再创新的辉煌?异国的战友啊,当你把这小小的臂章,别到自己的衣袖上,是否深知它非凡的来历,是否领会铁军将士为和平献身的热望?!
一张张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容,展现着坚毅、刚强和自信,也许说不出一个个战士的姓名,但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铁军!
责编:曹宇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