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0日 12:43 来源:
在央视朱等当红主持人的节目一直是全国观众所关注的。这种关注,有褒有贬,捧场的几近狂热,批评的又近乎尖刻。收视率的表面是观众对节目的喜好需求,而实质上,娱乐节目在央视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为收视率的核心其实就是广告占有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制片人和导演固然殚精竭虑,求新图变,但一线主持人除了天天想“辙”外,还是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一堵“墙”,赞扬和污水先泼向他们,观众只能见到你,你就是节目的形象,节目的代表,不说你说谁?
|
朱军就是其中一个,这些年,随着《艺术人生》节目的“大火”,这位兰州帅哥也成了明星大腕中的一线人物,但不管人们怎么评点,他总爱沉默不语,不急不躁地精心做着自己的节目。如果说以前的朱军是一个活泼中带点调皮的大小伙的话,那么,笔者近日在司麦尔文化会馆约见他时,却发现这位“年轻主持人”已非过去的朱军,身手沉稳,语言炼达,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他总是不紧不慢地说着,说出每一句经过思考过的话。尽管这种方式对他对我都有“累”的感觉,可是,“当累已成习惯”时,我们都乐在其中了。
“正确看待收视率”
笔者:对《艺术人生》前段时间收视率下降,你自己怎么看?
朱军:这有个正确看待收视率的问题,我可以负责地讲,按年度排名,《艺术人生》的收视率是一步步在往上走。所谓去年国庆期间的下降,因为《艺术人生》不是特别节目,只是央视三套的一个常态节目,拿一个常态节目去与“十一”期间的特别节目比,收视率当然处于劣势了。做电视,我以为不仅要看索福瑞等公司调查,还要看一个节目的美誉度。在过去的五年中,《艺术人生》在央视三套中一直列前几位,从未掉过三名之外。收视率的“言下之意”是说有老百姓不看《艺术人生》,我不排除这种可能,但在我所遇到的很多老百姓中,排除他们对我们说的“恭维”话,我从他们的眼神中,和对节目的理解、回忆、评论,我看得出他们喜欢看,说的话也是真实的。收视率仅是一个机器弄出来的东西,是否科学,有待考证,也只是参照数据而已。
笔者:你不看重收视率么?
朱军:我觉得媒体应该有媒体的责任,不仅是弄一些吸引人眼球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要给人思考,给人带来有意义的节目,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的国度里。如果单纯追求收视率,我弄条狗就可以了,2006年就是狗年么(笑),今天在节目里将狗头上左边的毛剃掉,然后让观众发短信猜,明天会剃哪一边的毛?这样的娱乐肯定也会提高收视率,要大家单纯比收视率,那办法太多了。
笔者:你不认为,那样也是一种娱乐?
朱军:娱乐没有错,但单纯娱乐就错了,为了娱乐而娱乐就更错了。节目组每周都能收到收视率的调查表,发现这周没有上周高时,组里有人着急,我就对他们说,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受影响,高高低低总是正常的。比如《大长今》播放时,它的收视率就会很高,其它节目就会低一些。等它播完,其它节目的收视率又上来了,这有什么奇怪的?
“媒体太急功近利”
笔者:《艺术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为国家抢救艺术?
朱军:你说得对,《艺术人生》除了介绍艺术家们的台前幕后故事外,还起着一个抢救老艺术家成果的作用,这对一个国家是很重要的,相声大师马三立去世时,我特别遗憾,没来得及做。有些人在想做他们的节目时,他们已躺在病床上,比如英若诚先生。这几年我最大的成果是与几百名艺术家的对话,可能是国内与艺术家对话最多的主持人了。
笔者:我们看到老人多一些,年轻演员还是不多?
朱军:年轻演员还在成长,他们有的是机会。去年暑假,为了学生们,我们就推翻了常态节目,专为年轻观众做了,做老演员是让更多的年轻演员了解长辈的艺术,知道成长和成才的不易。如戴爱莲,这位老艺术家的爱国热情和为艺术献身的情怀,都在节目里淋漓尽致地得到体现,那期播出之后,反响很好。现在,能够记录下来,能够到演播室来的,我们尽量做,前段时间,我们做抗战胜利60周年专题时,没想到能请到王昆,她已79岁了,像这样德高望重的艺术家,我不知道到抗战胜利70周年、80周年时,还能有多少人能走到直播室来?在今天,这样的节目即使不能被更多的人认可,但我相信10年、20年后,一定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这个财富不仅是央视的,是属于全社会的。
笔者:目前电视里的娱乐节目似乎太多了?
朱军:这与年轻人的浮躁和媒体的急功近利有大关系。我们可以做到不为时尚所惑,不为时尚所蔽。有的所谓时尚的东西在节目里昙花一现,他们不需要给人们留下什么口碑,给社会留下点什么,一个阶段炒一把是一把,在这种状态的驱使下,怎么让人安定得下来?
笔者:《艺术人生》如何与市场接轨?
朱军:我们会坚持好常态节目,这是大方向,因为五年的收视率说明观众是很喜欢的。我作为一名电视人,特别羡慕国外做访谈节目的,可以做上10年、20年,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你说与市场接轨,是的,如果不接轨会被淘汰,我们在做特别节目时,会改变原来固有的形式,加上新的元素,如《红楼梦演员再聚首》、《巴金》、《常香玉》等,再如三亚的金鸡百花电影节时,我们就将节目现场搬到现场的海边,那一次,我除了开场白是想好的,其它都是让老艺术家们随便说,每人三五分钟,他们都说得特别感人。吕良伟<就说,在这样一个喧闹的电影节上,能够让老艺术家们有说话的地方,说明对老艺术家的尊重。也有香港来的艺人表示,内地这样的电视节目能这样对待老一辈艺人,在香港是不可能的,说要将这种好风气带回去。
“《艺术人生》形式需打破”
笔者:《艺术人生》有什么问题吗?
朱军:要说没有,肯定在说谎。对我个人来讲,一个人的知识面和词汇量是有限的,要想迅速更新就需要时间,五年了,个人的“内存”已循环过几遍了,是需要更新,需要改变这种状态。对全组来说也是这样,节目不停地滚动,编导的思维模式或多或少也已形成,这也需要打破。我常在节目组里说,我们要回归本真,使用技巧要在有意无意之中,不能太程式化,自然是最好的状态。创新,说起来是很容易,要做出来是很难的,因为毕竟五年的模式,时时在左右着你。以后我们也会适度增加游艺成分,增加互动成分。
“让超女上《艺术人生》是不负责任”
笔者:作为央视主持人,你怎么评价超女现象?
朱军:超女现象,作为商业运作无疑是很成功的,是个典型的商业炒作。但这场活动中,赢家不是孩子们,应该是商家。我们节目组也不断接到有人希望超女们上《艺术人生》的请求电话,我说不请她们上《艺术人生》是对她们负责的表现。现在是需要冷静下来的时候,商家赢了,超女就成了艺术家了吗?不是的。如果真请她们上了,可能就是害死她们了。
“是观众成就了朱军”
笔者:下面开始学用你的主持词,你最感动的节目是什么?
朱军:秦怡那档,我最后提出一个要求,希望代表所有爱她的观众们拥抱秦妈妈一下,那个场景和真情让我永远不能忘记。我还记得秦妈妈说的那句话:人,要关心别人,也要关心自己,不要苛求别人,也别苛求自己。令人感动的还有《常香玉》那档节目。
笔者:最遗憾的节目是什么?
朱军:《张学友》那期,但我不认为是失败的。观众有一些反映,但我们在现场觉得特别顺畅,没觉得什么不好。后来了解,原来是一些人容不得对他们的偶像哪怕有一点点调侃,善意的也不行。
笔者:如何看你自己的艺术人生?
朱军:一个人走到今天,有太多的因素,有父母家庭、学校社会等太多人的帮助。我认为人生如同挖井,有人一生挖很多井,可能挖到的全是石头,也有人会挖到油,我只要不停地挖,不松懈,就有可能挖到油,就这样一步步走下去。
笔者:当你挖到最后没挖到油怎么办?
朱军:至少我挖过了,努力过,不后悔。
笔者:你最想对观众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朱军:是观众用手中的遥控器成就了今天的朱军,朱军会永远珍惜它!
笔者:扬子晚报的这个“娱乐电视排行榜”你怎么看?
朱军:这个榜很有创意!至少是客观和公正的,大家看了电视节目就自发给你们发短信,这就是真实的排行榜,我看《艺术人生》也常常在前几名中,我要将你们的报纸带回去给组里人看,也是给他们打气啊。本报记者 鞠健夫:对《艺术人生》前段时间收视率下降,你自己怎么看?
朱军:这有个正确看待收视率的问题,我可以负责地讲,按年度排名,《艺术人生》的收视率是一步步在往上走。所谓去年国庆期间的下降,因为《艺术人生》不是特别节目,只是央视三套的一个常态节目,拿一个常态节目去与“十一”期间的特别节目比,收视率当然处于劣势了。做电视,我以为不仅要看索福瑞等公司调查,还要看一个节目的美誉度。在过去的五年中,《艺术人生》在央视三套中一直列前几位,从未掉过三名之外。收视率的“言下之意”是说有老百姓不看《艺术人生》,我不排除这种可能,但在我所遇到的很多老百姓中,排除他们对我们说的“恭维”话,我从他们的眼神中,和对节目的理解、回忆、评论,我看得出他们喜欢看,说的话也是真实的。收视率仅是一个机器弄出来的东西,是否科学,有待考证,也只是参照数据而已。
笔者:你不看重收视率么?
朱军:我觉得媒体应该有媒体的责任,不仅是弄一些吸引人眼球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要给人思考,给人带来有意义的节目,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的国度里。如果单纯追求收视率,我弄条狗就可以了,2006年就是狗年么(笑),今天在节目里将狗头上左边的毛剃掉,然后让观众发短信猜,明天会剃哪一边的毛?这样的娱乐肯定也会提高收视率,要大家单纯比收视率,那办法太多了。
笔者:你不认为,那样也是一种娱乐?
朱军:娱乐没有错,但单纯娱乐就错了,为了娱乐而娱乐就更错了。节目组每周都能收到收视率的调查表,发现这周没有上周高时,组里有人着急,我就对他们说,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受影响,高高低低总是正常的。比如《大长今》播放时,它的收视率就会很高,其它节目就会低一些。等它播完,其它节目的收视率又上来了,这有什么奇怪的?
“媒体太急功近利”
笔者:《艺术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为国家抢救艺术?
朱军:你说得对,《艺术人生》除了介绍艺术家们的台前幕后故事外,还起着一个抢救老艺术家成果的作用,这对一个国家是很重要的,相声大师马三立去世时,我特别遗憾,没来得及做。有些人在想做他们的节目时,他们已躺在病床上,比如英若诚先生。这几年我最大的成果是与几百名艺术家的对话,可能是国内与艺术家对话最多的主持人了。
笔者:我们看到老人多一些,年轻演员还是不多?
朱军:年轻演员还在成长,他们有的是机会。去年暑假,为了学生们,我们就推翻了常态节目,专为年轻观众做了,做老演员是让更多的年轻演员了解长辈的艺术,知道成长和成才的不易。如戴爱莲,这位老艺术家的爱国热情和为艺术献身的情怀,都在节目里淋漓尽致地得到体现,那期播出之后,反响很好。现在,能够记录下来,能够到演播室来的,我们尽量做,前段时间,我们做抗战胜利60周年专题时,没想到能请到王昆,她已79岁了,像这样德高望重的艺术家,我不知道到抗战胜利70周年、80周年时,还能有多少人能走到直播室来?在今天,这样的节目即使不能被更多的人认可,但我相信10年、20年后,一定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这个财富不仅是央视的,是属于全社会的。
笔者:目前电视里的娱乐节目似乎太多了?
朱军:这与年轻人的浮躁和媒体的急功近利有大关系。我们可以做到不为时尚所惑,不为时尚所蔽。有的所谓时尚的东西在节目里昙花一现,他们不需要给人们留下什么口碑,给社会留下点什么,一个阶段炒一把是一把,在这种状态的驱使下,怎么让人安定得下来?
笔者:《艺术人生》如何与市场接轨?
朱军:我们会坚持好常态节目,这是大方向,因为五年的收视率说明观众是很喜欢的。我作为一名电视人,特别羡慕国外做访谈节目的,可以做上10年、20年,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你说与市场接轨,是的,如果不接轨会被淘汰,我们在做特别节目时,会改变原来固有的形式,加上新的元素,如《红楼梦演员再聚首》、《巴金》、《常香玉》等,再如三亚的金鸡百花电影节时,我们就将节目现场搬到现场的海边,那一次,我除了开场白是想好的,其它都是让老艺术家们随便说,每人三五分钟,他们都说得特别感人。吕良伟就说,在这样一个喧闹的电影节上,能够让老艺术家们有说话的地方,说明对老艺术家的尊重。也有香港来的艺人表示,内地这样的电视节目能这样对待老一辈艺人,在香港是不可能的,说要将这种好风气带回去。
“《艺术人生》形式需打破”
笔者:《艺术人生》有什么问题吗?
朱军:要说没有,肯定在说谎。对我个人来讲,一个人的知识面和词汇量是有限的,要想迅速更新就需要时间,五年了,个人的“内存”已循环过几遍了,是需要更新,需要改变这种状态。对全组来说也是这样,节目不停地滚动,编导的思维模式或多或少也已形成,这也需要打破。我常在节目组里说,我们要回归本真,使用技巧要在有意无意之中,不能太程式化,自然是最好的状态。创新,说起来是很容易,要做出来是很难的,因为毕竟五年的模式,时时在左右着你。以后我们也会适度增加游艺成分,增加互动成分。
“让超女上《艺术人生》是不负责任”
笔者:作为央视主持人,你怎么评价超女现象?
朱军:超女现象,作为商业运作无疑是很成功的,是个典型的商业炒作。但这场活动中,赢家不是孩子们,应该是商家。我们节目组也不断接到有人希望超女们上《艺术人生》的请求电话,我说不请她们上《艺术人生》是对她们负责的表现。现在是需要冷静下来的时候,商家赢了,超女就成了艺术家了吗?不是的。如果真请她们上了,可能就是害死她们了。
“是观众成就了朱军”
笔者:下面开始学用你的主持词,你最感动的节目是什么?
朱军:秦怡那档,我最后提出一个要求,希望代表所有爱她的观众们拥抱秦妈妈一下,那个场景和真情让我永远不能忘记。我还记得秦妈妈说的那句话:人,要关心别人,也要关心自己,不要苛求别人,也别苛求自己。令人感动的还有《常香玉》那档节目。
笔者:最遗憾的节目是什么?
朱军:《张学友》那期,但我不认为是失败的。观众有一些反映,但我们在现场觉得特别顺畅,没觉得什么不好。后来了解,原来是一些人容不得对他们的偶像哪怕有一点点调侃,善意的也不行。
笔者:如何看你自己的艺术人生?
朱军:一个人走到今天,有太多的因素,有父母家庭、学校社会等太多人的帮助。我认为人生如同挖井,有人一生挖很多井,可能挖到的全是石头,也有人会挖到油,我只要不停地挖,不松懈,就有可能挖到油,就这样一步步走下去。
笔者:当你挖到最后没挖到油怎么办?
朱军:至少我挖过了,努力过,不后悔。
笔者:你最想对观众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朱军:是观众用手中的遥控器成就了今天的朱军,朱军会永远珍惜它!
笔者:扬子晚报的这个“娱乐电视排行榜”你怎么看?
朱军:这个榜很有创意!至少是客观和公正的,大家看了电视节目就自发给你们发短信,这就是真实的排行榜,我看《艺术人生》也常常在前几名中,我要将你们的报纸带回去给组里人看,也是给他们打气啊。本报记者 鞠健夫:你不看重收视率么?
朱军:我觉得媒体应该有媒体的责任,不仅是弄一些吸引人眼球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要给人思考,给人带来有意义的节目,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的国度里。如果单纯追求收视率,我弄条狗就可以了,2006年就是狗年么(笑),今天在节目里将狗头上左边的毛剃掉,然后让观众发短信猜,明天会剃哪一边的毛?这样的娱乐肯定也会提高收视率,要大家单纯比收视率,那办法太多了。
笔者:你不认为,那样也是一种娱乐?
朱军:娱乐没有错,但单纯娱乐就错了,为了娱乐而娱乐就更错了。节目组每周都能收到收视率的调查表,发现这周没有上周高时,组里有人着急,我就对他们说,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受影响,高高低低总是正常的。比如《大长今》播放时,它的收视率就会很高,其它节目就会低一些。等它播完,其它节目的收视率又上来了,这有什么奇怪的?
“媒体太急功近利”
笔者:《艺术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为国家抢救艺术?
朱军:你说得对,《艺术人生》除了介绍艺术家们的台前幕后故事外,还起着一个抢救老艺术家成果的作用,这对一个国家是很重要的,相声大师马三立去世时,我特别遗憾,没来得及做。有些人在想做他们的节目时,他们已躺在病床上,比如英若诚先生。这几年我最大的成果是与几百名艺术家的对话,可能是国内与艺术家对话最多的主持人了。
笔者:我们看到老人多一些,年轻演员还是不多?
朱军:年轻演员还在成长,他们有的是机会。去年暑假,为了学生们,我们就推翻了常态节目,专为年轻观众做了,做老演员是让更多的年轻演员了解长辈的艺术,知道成长和成才的不易。如戴爱莲,这位老艺术家的爱国热情和为艺术献身的情怀,都在节目里淋漓尽致地得到体现,那期播出之后,反响很好。现在,能够记录下来,能够到演播室来的,我们尽量做,前段时间,我们做抗战胜利60周年专题时,没想到能请到王昆,她已79岁了,像这样德高望重的艺术家,我不知道到抗战胜利70周年、80周年时,还能有多少人能走到直播室来?在今天,这样的节目即使不能被更多的人认可,但我相信10年、20年后,一定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这个财富不仅是央视的,是属于全社会的。
笔者:目前电视里的娱乐节目似乎太多了?
朱军:这与年轻人的浮躁和媒体的急功近利有大关系。我们可以做到不为时尚所惑,不为时尚所蔽。有的所谓时尚的东西在节目里昙花一现,他们不需要给人们留下什么口碑,给社会留下点什么,一个阶段炒一把是一把,在这种状态的驱使下,怎么让人安定得下来?
笔者:《艺术人生》如何与市场接轨?
朱军:我们会坚持好常态节目,这是大方向,因为五年的收视率说明观众是很喜欢的。我作为一名电视人,特别羡慕国外做访谈节目的,可以做上10年、20年,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你说与市场接轨,是的,如果不接轨会被淘汰,我们在做特别节目时,会改变原来固有的形式,加上新的元素,如《红楼梦演员再聚首》、《巴金》、《常香玉》等,再如三亚的金鸡百花电影节时,我们就将节目现场搬到现场的海边,那一次,我除了开场白是想好的,其它都是让老艺术家们随便说,每人三五分钟,他们都说得特别感人。吕良伟就说,在这样一个喧闹的电影节上,能够让老艺术家们有说话的地方,说明对老艺术家的尊重。也有香港来的艺人表示,内地这样的电视节目能这样对待老一辈艺人,在香港是不可能的,说要将这种好风气带回去。
“《艺术人生》形式需打破”
笔者:《艺术人生》有什么问题吗?
朱军:要说没有,肯定在说谎。对我个人来讲,一个人的知识面和词汇量是有限的,要想迅速更新就需要时间,五年了,个人的“内存”已循环过几遍了,是需要更新,需要改变这种状态。对全组来说也是这样,节目不停地滚动,编导的思维模式或多或少也已形成,这也需要打破。我常在节目组里说,我们要回归本真,使用技巧要在有意无意之中,不能太程式化,自然是最好的状态。创新,说起来是很容易,要做出来是很难的,因为毕竟五年的模式,时时在左右着你。以后我们也会适度增加游艺成分,增加互动成分。
“让超女上《艺术人生》是不负责任”
笔者:作为央视主持人,你怎么评价超女现象?
朱军:超女现象,作为商业运作无疑是很成功的,是个典型的商业炒作。但这场活动中,赢家不是孩子们,应该是商家。我们节目组也不断接到有人希望超女们上《艺术人生》的请求电话,我说不请她们上《艺术人生》是对她们负责的表现。现在是需要冷静下来的时候,商家赢了,超女就成了艺术家了吗?不是的。如果真请她们上了,可能就是害死她们了。
“是观众成就了朱军”
笔者:下面开始学用你的主持词,你最感动的节目是什么?
朱军:秦怡那档,我最后提出一个要求,希望代表所有爱她的观众们拥抱秦妈妈一下,那个场景和真情让我永远不能忘记。我还记得秦妈妈说的那句话:人,要关心别人,也要关心自己,不要苛求别人,也别苛求自己。令人感动的还有《常香玉》那档节目。
笔者:最遗憾的节目是什么?
朱军:《张学友》那期,但我不认为是失败的。观众有一些反映,但我们在现场觉得特别顺畅,没觉得什么不好。后来了解,原来是一些人容不得对他们的偶像哪怕有一点点调侃,善意的也不行。
笔者:如何看你自己的艺术人生?
朱军:一个人走到今天,有太多的因素,有父母家庭、学校社会等太多人的帮助。我认为人生如同挖井,有人一生挖很多井,可能挖到的全是石头,也有人会挖到油,我只要不停地挖,不松懈,就有可能挖到油,就这样一步步走下去。
笔者:当你挖到最后没挖到油怎么办?
朱军:至少我挖过了,努力过,不后悔。
笔者:你最想对观众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朱军:是观众用手中的遥控器成就了今天的朱军,朱军会永远珍惜它!
笔者:扬子晚报的这个“娱乐电视排行榜”你怎么看?
朱军:这个榜很有创意!至少是客观和公正的,大家看了电视节目就自发给你们发短信,这就是真实的排行榜,我看《艺术人生》也常常在前几名中,我要将你们的报纸带回去给组里人看,也是给他们打气啊。 鞠健夫/文
责编:温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