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新人奖评委亮相电影节 为年轻导演寻出路[图]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9日 15:26 来源: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9日 15:26 来源:
评委会主席,中国导演何平
法国影评人让·米歇尔·付东
香港导演张婉婷
记者朱恬6月19日报道:今天上午,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在上海影城与媒体见面,他们分别是中国导演何平,中国香港导演张婉婷,日本导演行定勋,泰国导演阿彼察邦,法国影评人法国影评人让·米歇尔·付东。何平导演作为评委会主席,向大家介绍了此次亚洲新人奖的概况。据了解,本届电影节亚洲新人奖共收到来自21个国家的101部影片参赛,最终选出包括《烽火》《箱子》《指间的重量》等在内的来自7个国家的10部作品参与评选。
电影节为年轻导演提供出路
评委会主席何平首先介绍了中国电影业的现状,他表示中国电影的年产量由200部上升到300部,2007年将突破400部,然而全国不到3000块的银屏完全不能满足影片的推广,每年能在院线上映的影片只占到电影年产量的25%。与此同时,市场经济让电影越来越追求大成本大制作,这给年轻导演造成很大压力。筹资难,投资商因看不到利益而减少投资热情,这样年轻导演的机会就更少了。所以如今年轻导演的艰难处境是大环境造成的。
亚洲新人奖是上海电影节特有的奖项,对于这个奖项各位评委都给予了充分肯定。何平导演表示,电影节是一个很好的让年轻导演展示才华的平台,它可以让那些不能进院线的影片展映的机会,让更多人了解不同类型的电影和导演。评委会集合了国内外导演,就是为了找到既有才华又具有国际性的年轻导演。不过何平导演也遗憾表示,仍然有部分优秀的作品未能参赛,希望用更多的宣传和成功的案例吸引更多的好作品。
回归十年香港电影业的沧海桑田
作为评委会唯一女性评委,曾指导过《宋家王朝》《玻璃之城》等影片的香港导演张婉婷,发表了自己对香港回归十年中香港电影业变化的看法,以及对年轻导演的建议。
张婉婷表示,香港回归后每年电影产量由从前的200部降低至50部,同时由于要兼顾内地市场,影片中很多具有香港特色的元素被改变。事实上,刻意迎合内地香港电影并没有在内地受到广泛的认可,反而还因失去“港味”流失了香港的部分观众。对于内地年轻导演艰难的生存状态,张婉婷觉得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国内电影消费过高。她表示内地电影票价太高,香港和美国都没有这么高,这样使看电影成为一种“高档消费”,消费群体过于局限。这也导致了盗版的猖獗。张婉婷建议,年轻导演可以使用高科技来降低拍摄制作及发行的成本,比如用数码拍摄,这样的影片可以在数码影院放映,既节约了拍摄成本,也大大降低了发行时商业拷贝的昂贵费用。
责编: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