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5日 08:20 来源:
2月2日,北京阳光灿烂。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和河南电视台拍摄的24集电视连续剧《红旗渠的儿女们》首播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这部剧集塑造了新一代林州儿女们的红旗渠精神,他们不仅传承了父辈们不屈不挠、为了信念执著追求的精神,更是将这种精神转换为前进的动力。
导演过《三国演义》、《文成公主》的蔡晓晴导演在发布会上激动地说:“这是一部从现实中来的作品,编剧李佩甫老师在工地摸爬滚打几个月,采访了60多个建筑队,写就了这部根基扎实的剧本。而我们的演员也十分敬业,他们在剧中都很刻苦地去揣摩人物形象,我认为他们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
出席此次新闻发布会的河南省广电局局长赵景春对此剧也高度赞赏:“这部电视剧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也是成千上万河南外出民工的缩影,更树立了新时期河南农民讲诚信的风貌。”
执行制片人阿建 让每个镜头都精益求精
“这部戏应该说是一部青春励志剧,传达的一个信念就是人生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才会成功。”执行制片人阿建说起此片滔滔不绝,“这也是一部现实主义电视剧,最大的看点是关注了一群从农村走进城市后,追求人生经历的普通农民。我们在拍摄期间辗转郑州、林州、安阳、深圳、北京5个城市,从2004年10月底开始一直到2005年1月结束拍摄,2005年6月制作完毕。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场‘雪’戏,当时是在深圳拍摄,大意是民工在大年三十夜里还在为城市建设付出劳动,漫天雪花飘着,在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市委书记走来关心农民工的生活。拍摄后觉得这场雪花不够,为了让每个镜头都精益求精,3天后我们重新拍摄了这个场景,借了两个大鼓风机吹着泡沫塑料拍。”在本剧中,还有“傻根”的扮演者王宝强的出演,“当时王宝强刚刚拍摄过《天下无贼》,但还没有上映,所以拍摄本剧的时候是配角,而且片酬很低,但他也十分刻苦和努力”。
陈思成(饰金桂生) 更喜欢真实而青涩的“金桂生”
戴着帽子的陈思成走进发布会现场,他把帽檐压得很低:“不好意思,我的眼睛有点红肿。”说起自己在剧中饰演的角色,陈思成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李佩甫老师是我十分喜欢的作家,他的几本小说我都特别喜欢,所以当得知是李佩甫老师做编剧,我就接了这部戏。”在此剧中陈思成饰演男一号金桂生,是一个从林州走出来的农民,相比陈思成以前在《民工》里饰演的角色,他略微思考了一下说:“拍这两部戏都挺苦,但苦却是不同的,拍这部戏体力上比拍《民工》时更苦,还有些经历真是觉得‘不堪回首’啊!”陈思成言语中带了些刻意的轻松。
“在《红旗渠的儿女们》中,我更加喜欢前期的‘金桂生’,真实而且青涩。其实这部戏已经拍过两年了,但其中一句台词我记忆犹新,‘男人的心就这么大,当把事业塞得满满的时候,就不会再塞下什么了’。”说着陈思成用手比画着解释。
李彤(饰于小莲) 女主角的性格影响了我
作为本剧一号女主角,李彤谈起拍此剧的种种经历,依然历历在目:“虽然此剧拍过已经两年了,很多细节都已经忘记,但这部戏却给了我其他戏中没有经历过的故事。拍得很难忘也很辛苦。”说起过去,李彤捋了捋头发,眼中也飘过一丝回忆:“记得有一场我挨打的戏,现在想想都觉得很可怕。因为导演对我们的要求都很严格,而每场戏导演却力争做到最好,记得那天天很冷,我穿的是单衣单裤,觉得自己冻得直哆嗦,怎么也进入不了状态。我都忘记自己被扇了多少巴掌,总是过不了,到最后我感觉自己被扇得眼睛都睁不开,已经被打蒙了……”虽然李彤说这段往事时面带着微笑,但微笑里面却仿佛有一丝心酸……
2004年李彤接此戏的时候,之前也曾塑造过其他角色,但这部戏却让她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感悟颇深:“我这是头一次扮演农村女孩,看过剧本后感觉于小莲这个角色应该是中国传统女性的代表。以前我演过的角色总是充满时尚、青春或者另类,而这个角色朴实而又执著,我很喜欢这个人物,她和心上人逃婚很勇敢,也挺现代。后来在城里做保姆,以卖盒饭起家,甚至在歌厅唱歌,很艰辛,也曾多次晕倒在马路上,最后她成功了,但却失去了爱情。这种执著追求自己梦想的女性现实中真的太少。剧中女主角的性格仿佛也影响了我,感觉拍完这部戏自己变得更加踏实,当时刚毕业不久,年轻而且浮躁,拍完这部戏后,我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真的,成功没有捷径,只要努力付出就好。”
段奕宏(饰王大群) 总是害怕自己的能量不够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段奕宏,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作品和角色为观众所熟悉,但他每次出演的角色总是极具个性的边缘人物,或许因为他本身就带了点敏感的悲剧气质。戴着副硕大墨镜的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起话来总是经过思考才回答,且并没有想象中拒人千里的冷漠。
“我的理想是能够成为一个好演员,踏踏实实地演戏,然后简单地享受生活。我是个慢热型的人,有时候也不太自信,总是害怕自己能量不够,不能够完全诠释角色,而一旦进入角色后我会让‘他’生根发芽。在上大学时,我就看过李佩甫老师的《羊的门》、《城的灯》,也特别喜欢李佩甫老师。看了《红旗渠的儿女们》这部戏的剧本后,我感觉王大群这个人物感动了我,也让我有了演好他的创作欲望,因为这个角色不是那种脸谱化的农民形象,非常鲜活生动,甚至比男主角还吸引我”。
观众评审篇
今报“大剧评审团”昨日观评《红旗渠的儿女们》 就是冲着 红旗渠来的
2月9日19:30,《红旗渠的儿女们》将在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全国首播。昨日,本报“大剧评审团”组织16位评审员提前观剧,并与两位制片人高金生、阿建面对面交流。观看过程中,观众代表沉醉其中,或痴或笑,有的甚至感动得落泪。
冲的就是这个名字
记者之前曾做了个小调查,在这16位观众眼中,某些主旋律电视剧存在说教味儿重、内容虚空等问题,能记住名字的不多。然而参加这次活动,他们大多是冲着这个名字来的。大家对这个名字十分赞赏,高金生向观众介绍,之前这部戏叫《兄弟啊兄弟》,并不叫《红旗渠的儿女们》,后来拿到央视审查时才改成现在这个名字,没想到一改名很多人都叫好。
“红旗渠在咱们河南,是河南的品牌,又由咱们河南电视台拍摄,河南作家李佩甫长时间深入采访,撰写剧本,这不仅是对红旗渠精神的宣传,也是对中原人民新时代新面貌的一次展现,我感觉这部戏拍得很有意义。”未看剧前,姚先生就十分期盼这部剧的播出。
对剧中细节倍感亲切
细节决定成败,《红旗渠的儿女们》讲述林州人走出大山,一把瓦刀闯天下的故事。剧中有很多细节为观众所乐道,第一集中的台词“进城赶生活了”、王大群结婚时被人拦路的风俗、“饿死不要饭,冻死不做贼”等反应林州人性格的谚语以及剧中人物抽的红旗渠牌香烟都让观众感到亲切。“一看就是有真实感受和积淀的人才拍得出来。”刘先生说道。
中原崛起的精神推动力
熟知红旗渠精神的人基本都已过中年,《红旗渠的儿女们》能否受到年轻观众的青睐?刘海滨是大学生,在看完两集后,身为学生干部的他主动邀请剧组到他们学校以及其他大中专院校进行宣传,“这个剧说的是第二代红旗渠人的奋斗历程,励志是一个主题,看了几集我很受感动,3个主人公金桂生、王大群、于小莲都是红旗渠的好儿女,虽然犯过错,但他们的骨气、他们身上所蕴涵的红旗渠人的品质是对我们青年人很好的教育。”
“这部戏的社会意义不可估量,能让许多人重新审视自己,激励自我,对中原崛起是精神的强大推动力。”张先生表示。(来源:东方今报)
责编:凌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