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柜中缘
《柜中缘》是一出传统老戏了,剧情是:“岳飞遭奸臣陷害,其子岳雷避难闯入刘家,巧遇玉莲一人在家,官兵追至刘家搜查,玉莲将岳雷藏在衣柜内躲过官兵,二人一见钟情,母亲与哥哥淘气回家,刘母见岳雷是忠良之后,将女儿许配给岳雷。”
陈芳在此剧中可以用扮相俊美,灵秀活泼来形容,最美妙的一段是陈芳在母亲哥哥去舅舅家,独自一人移椅门前做女红绣针线一段。陈芳长着一双多么白晰柔美的手啊,这场戏中手上戏表演的令人羡慕令人着迷。她的每一个小动作都透着少女的天真烂漫,她的唱段独白,她的神情表演尽现了一个长锁闺房的情窦初开少女的情怀。
7、半把剪刀
此剧中陈芳出场不过(以见到陈芳舞台的形象为准)十分钟,饰演一个彩旦的角色??接生婆。就在场上的十分钟里,通过一连串经得起挑剔的连贯小动作,带来股强烈的喜剧效应,就象是严冬腊月忽来的一阵春风,轻松活泼趣味盎然,给这出传统悲苦剧平增及分色彩。
金娥(梁国英饰)受假善人曹锦堂(凌顺武饰)欺凌,又被恶毒的曹太太诬陷被赶出曹家,身怀六甲清白遭污投诉无门,金娥悲愤难禁,福根因姐姐的遭遇走投无路,正在急难之时,弟弟陈福根恰路遇热心助人四处奔走,托人寻觅儿子的接生婆王婆婆(陈芳饰),一出场就引人发笑,穿着一件前襟短后襟长的大褂子,袖子盖住了双手……急匆匆间与陈福根相撞,正待发做,见到是客栈伙计福根不禁喜上眉梢,想是因客栈伙计接待四方客人面广人头熟正想求助于他,可哪里理解福根也正在万难之时哪有心思去理会呢?
陈芳在这个剧中扮演接生婆,将一个彩婆子形象把握的恰到好处。让我们来她表演中的瞧瞧一言一笑一举一动:
a、未从开口,先拿朝四下先打量一圈,神神秘秘地也蹲下身来对陈福根开言;
b、紧接着站起身来,扭着秧歌步开唱;
c、当福根闻听王婆子是来寻觅宝宝的立时高兴起来,道:宝宝我有。注意这个动作,王婆子一把推开福根,又回头重新上下打量着福根,且手背敲着手心嚷道:“胡说,你连个老婆都没有,哪里来的宝宝?”……
d、是她热情奔放两下撮合,导演设计了一场瞒天过海偷梁换柱徐老爷天赐麟儿的欢庆喜剧。她在舞台上的十分钟表演让人感受到“逗”和“趣”二字,是多么自然流畅的表演……在此不便一一列举,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自己找来去看看这一段吧。
陈芳不仅把一个接生婆热情爽朗助人为乐的个性表现的淋漓尽致,也正因为在陈芳的这段盎然有趣的表演将全剧烘托起一个喜庆的高潮,映衬梁国英所饰演的金娥终于未能救下亲生儿子,使天赐(崔成华饰)枉死于假善人曹锦堂之手,哭昏刑场。悲喜相映巨大的反差,给人强烈地震撼。正是因此,使淮剧《半把剪刀》较之其他版本的半把剪刀来讲更加重了整部作品的悲剧气氛。剧中陈芳的处理是用原汁原味字正腔圆的正宗淮剧唱出了淮剧的乡土味。虽然只有十分钟的戏,陈芳演的是这样一个小配角,但她的表演可丝毫不存半点马虎,将戏做得很细很足。
8、太平村风波
这是一部意味深长,发人深省的剧作,看到陈芳的演的张月英不禁使我心中隐隐作痛。念及我的一位朋友……曾经,曾经她是一位天真无邪、谈吐文雅、总是彬彬有礼的可爱的女子,一念之差误入歧途,对那所谓“李大师(李老师)”深信不疑,骤然间老了十几岁,变成了痴痴呆呆,任你千言万语,不闻不进只顾自说自话的“祥林嫂”,实在是可悲可叹呢。这位借练功愚弄痴男信女,从而掌控人的灵魂任其驱使的“李大师”,真是万恶。
陈芳演的张月英一出场时,是一个太平村里过着幸福生活家庭中的一个十分贤惠的女人,后来因痴迷法轮功而变得心灵扭曲,情感异常。她在剧中的表演中循序渐进,把握分寸恰到好处。
全剧结尾时张月英的表现正如陈芳的在创作体会中所讲:“并不是声泪俱下地痛斥李洪志传播法轮功的罪恶深深,这就预示清除法轮功的余毒并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因此《太平村风波》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此外陈芳在《恩仇记》里演的嫉恶如仇的丫环菊香、现代戏《打碗记》里苦命的陈嫂、《深宫求子》中的二皇子恒儿,还有《母子情仇》中大贤大德、美丽端庄的二夫人等等角色也都各有特色,她的戏路真是很广啊!
最近听说她在新排剧目《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扮演王丽珍,这又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角色啊,期待可以早日看到她的表演! 【作者:春风100】
▲本文纯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责编:史冬莲